這段時間,不少地區的小伙伴都抱怨當地的租金都出現了或多或少的上漲情況,而作為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租房市場的建立也在如火如荼的建設中,未來的的居住方式屬于租房肯定是肯定的了,但是可能真的沒我們想象的那么簡單。
從我國目前的情況來看,一線城市租金各部相同,以北京市個人平均租金為2772.8元位居一線城市平均租金的榜首,而上海和深圳以2345.7元和2216.9元緊隨其后,然后是廣州的1603.1元,天津的1084.1元位居第四和第五。從數據中可以完全反映出國內一線城市租金的情況,有可能你覺得看不出什么,一線城市的工資那么高,這點錢完全不在話下,然后我們再來看看房租和收入的占比就很能反應問題了。
目前北京是唯一一個租金收入比超過了一半的城市,收入比為0.54,然后是深圳0.48、哈爾濱0.45、廣州0.45、上海0.45、大連0.41緊隨其后,這說明了什么?在現在租房市場尚未建立完善的過程中,已近出現了租金占比收入超過一半的情況或者說接近一半的情況了,而且租房市場的建立務必會帶動租金的進一步上漲,而近期各地區傳來租金上漲的消息也正是印證了這一點,那么未來到底會發展成怎么一個樣子呢?
收入漲幅趕不上租金漲幅
有多少人半年沒漲過工資了?又有多少人一年沒有漲過工資了?甚至更久沒有漲過工資了?一直以來由于城市化飛速的發展,我們的生活都好了起來,各種娛樂、旅行消費逐年上升,人們對于生活外的可支配收入有了提高,但是卻遺忘了那些連房子都買不起的人,或者說連租房都困難的人。
然后再看看,那些對外支配增加的人,有多少人身上沒有房貸?又有多少人花著未來的錢買房子,花著現在繳納完房貸的錢過著緊張的日子。
而未來租房市場的建設由于存在資金回流慢、租房市場開展建設成本加大、短期內無法取得穩定的資金回流鏈的情況,那么租金勢必會進一步上漲,然后在看看自己的工資。誰快誰慢!
租房貸到底是解決租房問題還是另類壓榨?
銀行推出租房貸受到廣大剛需們的關注,很多人對此看法不同;部分人認為未來的租房都需要貸款了,租金難道要頂破天?而另一部分人認為,租房貸的推出算是銀行的良心信貸產品,因為未來租金肯定會呈現出一個上漲的趨勢,而租房貸適用于長租住房,這樣可以免除短時間房租上漲引發人們的不滿,而一次性繳納租金會讓人們在穩定的租金下生活。
而對于這兩種看法,筆者認為都有他們的道理,但是我想說的是任何企業或者是銀行都是一個盈利機構而不是慈善機構,房貸賺利息、車貸賺利息、信貸還是賺利息;我們來了解下租房貸吧,現在推出的租房貸一年期是4.35%的利率,1-5年的租房貸是4.75%,而5-10年的利率是4.9%,最高額度為100萬,從利率來看我們很容易看出利率隨著租房時間的長短各不相同,越久越高,最高十年4.9%的利率,而這利率是完全低于購房貸款的;從貸款的利率越久越高的情況反映出了一個問題。租房市場租金肯定是上漲趨勢。
而目前市場中并沒有真正的長租住房,而且租房體制建設并未完善,不知道押金和租金的收取方式,如果按照之前網上有關于:“租金十年,押金二十年的情況”來看還不如買房。
租房市場不會成為購房市場房價降溫的主要因素
雖然我們談論的租金,但是我想說租房和購房市場的互相影響沒有絕對的關系,只要現在還有一個人在租房住,那么購房市場永遠不會飽和;未來城市租房居住和購房居住占比為1:1,那就說明傳統的購房市場有多么龐大的基數,而租房的人們不可能選擇一輩子租房,他們會掙錢購房,所以購房市場從不缺乏買家。所以租房市場的建立不能成為房價下降的影響因素,從目前的情況看來,房價下降似乎可能性不大。
租房市場和購房市場無法擁有飽和期
為什么這么說呢?與其說租房是一種生活方式,倒不如說租房是銜接購房的一種中間商,而中間商是干嘛的,賺取差價的。說明什么問題?未來一個人的資金大體可以分為幾部分,生活開支、租房、購房存款;我們的錢總是有一個限度的,我們的目的是買到自己的一套房子,那么我們就要想辦法讓生活和租房的資金更多的流入購房存款這個項目里,但是提升工資需要時間和能力,那么我們也許可以減少生活的開支來達到省錢,讓錢流入購房欄目,但是我們沒地住怎么辦?租房就成為了唯一的方式,但是租金上漲,會讓我們購房欄目里的資金上升的更加的慢,這會壓榨我們的生活開支,所以租房市場和購房市場永遠不會飽和,有一部分人會擺脫租房,進入購房領域,而后來的人會進入租房,然后循環進入購房,周而復始,其中是誰在賺取差價大家都看清楚了吧?別說你愿意租一輩子房子,沒有誰不想買房,租房永遠是別人的房子,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市場永遠無法飽和。
那么這種情況下,房價會跌嗎?租金會不上漲嗎?如果租房配比大于了購房存款,那是一種什么體驗?我們是不是永遠買不起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