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竹葉的刻畫,可使畫面更為生動有趣。要處理好竹葉的前后遮擋及穿插,讓畫面更有空間感 、層次感及節奏感。
1 取中號狼毫筆,調淡墨,筆尖蘸中墨,側鋒用筆,畫竹竿,要留有節空。
2 筆尖蘸濃墨,畫竹節,偏下的竹節較短,向上依次變長。
3 枝從節生,中鋒用筆,畫其小枝。
4 按其前后的的長勢,畫旁邊的小枝。
5 繼續畫靠上的小枝。
6 注意竹竿與小枝的遮擋關系。
7 蘸濃墨,中側鋒用筆,撇竹葉。
8 畫竹葉時,下筆要勁利,實按而虛出,一抹而過,出鋒收筆。
9 葉的前后穿插關系要處理得當。
10 依次畫出旁邊的竹葉,皆須在快、慢、疾、遲的行筆中及濃、淡、深、淺的用墨間自然得之。
11 按照上面的方法,繼續撇其葉。
12 注意長勢,合理布置向上或下垂的葉。
13 竹葉應肥圓,忌似桃、似蘆、似柳。
14 繼續添其小側葉。
15 按照上面的方法 ,畫正面的葉片。
16 要合理布葉,注意竹葉的前后遮擋關系,穿插順序以及虛實變化。
17 要畫好竹葉的各種形態,須細心觀察,反復實踐。初學時,要一枝一葉地練習,出葉要濃淡一色。
竹葉的組合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