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之際的進步儒家思想
1.歷史背景
(1)政治:________制度空前強化,社會矛盾尖銳。
(2)經濟:商品經濟發展,明朝中后期出現________萌芽。
(3)思想:理學和八股取士束縛人們的思想。
答案:(1)君主專制 (2)資本主義
2.主要代表人物及進步思想
(1)李贄——主張個性解放、思想自由的先驅。
①著作:《焚書》,《藏書》。
②思想主張:
A.挑戰________及儒家經典的絕對權威。
B.批判“存天理,________”,強調人的正當欲望。
③評價:他的思想具有鮮明的反封建色彩和戰斗精神。
(2)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答案:
(1)②A.孔子 B.滅人欲 (2)①君主專制?、厶煜轮ā、萏煜驴、藿浭乐掠?/span>
特別提醒 明清時期各領域的基本特征
要注意橫向把握歸納同一歷史階段各方面的社會變化:明末清初思想文化上涌現進步思想家,促使傳統文化重新煥發生機;政治上君主專制達到頂峰;經濟上商品經濟發展,資本主義萌芽產生。
重難點解析http://www.ix5.cn/lishi/xuexifangfa/30340.html
1.明清時期的思想批判包含的內容及進步意義
(1)內容:反對絕對權威;倡導個性發展;提倡男女平等;主張社會變革,關乎國計民生。提出“工商皆本”的思想;反對封建君主專制統治,揭露帝王專制的罪惡;關注整個民族的文化傳承和人民的安居樂業;提出限制君權的理論和設想。
(2)進步意義:將矛頭直指封建禮教和整個正統思想,具有鮮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戰斗精神;經世致用思想、博學考據的治學方法開清代考證學術之風氣,而立足現實、學以致用的觀念也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批判專制意識對君主專制統治予以強烈的沖擊,一定意義上反映了資本主義萌芽時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歷史進步性,在其后數百年間仍具有啟蒙作用,給后世民眾以深刻的啟迪。
2.明清進步儒學思想產生的背景和沒有成為社會主流思想的原因
(1)產生的背景:①經濟因素:商品經濟的繁榮與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發展。②政治因素:專制主義空前強化。③階級基礎:工商業階層隊伍擴大,他們要求反對封建束縛,發展商品經濟。④思想因素:宋明理學日益僵化,“三綱五?!倍髿⒘巳说膫€性,進步思想家要求掙脫思想束縛,實現個性的自由發展。⑤外部因素:“西學東漸”的影響。
(2)沒有成為社會主流思想的原因。①資本主義力量較為脆弱,使之缺乏強有力的物質基礎。②中國傳統文化的束縛和
影響根深蒂固,使之無法從根本上突破傳統倫理的羅網。③高度強化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壓制使之未形成完整的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