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藍田會飲》杜甫(白云出岫朗誦)00:0000:39人老了,又面對著悲涼蕭瑟的秋色,只好勉強寬慰自己了。今日恰逢重陽佳節,我也來了興致,和大家在一起盡情歡樂。慚愧的是,我的頭發稀稀落落,因擔心帽子被風吹走,笑請旁人把我的帽子扶正。藍溪的水遠遠地從千條溪澗中流過來,玉山高聳冷峻,兩峰并峙,千古不變。明年我們再相聚時,誰還健在呢?不如多飲幾杯酒,拿起茱萸好好看看,期望明年再相會。悲秋:對蕭瑟秋景而傷惑?!皞罕铩笔侵袊糯娜艘环N帶有頹廢色彩的情結,這種情節,基本上影響了中國古代所有的文人。語出《楚辭·九辯》:“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span>
強(qiǎng):勉強。
自寬:自我寬慰,自我安慰。
興:興致。
盡君歡:盡情與你歡樂。
羞將短發:因為頭發短而不好意思。
吹帽:此處用“孟嘉落帽”的典故?!稌x書·孟嘉傳》:“有風到至,吹嘉帽墮落,嘉不知覺。溫使左右勿言,欲觀其舉止。嘉良久如廁,溫令取還之,命孫盛作文嘲嘉,著嘉坐處。嘉還見,即答之,其文甚美,四坐嗟嘆?!?/span>
倩:請;請求。
旁:一作“傍”。
正冠:把帽子戴端正。藍水:即藍溪,在藍田山下。
澗:山間流水的溝。
玉山:即藍田山,因盛產玉,又稱玉山。
寒:指山色帶有寒意。
此會:這樣的聚會。
?。阂蛔鳌霸凇?。
醉:一作“再”。
把:把持,拿著。
茱萸(zhū yú):一種植物,有濃烈香味。古代風俗,九月初九日,佩茱萸囊可以去邪辟惡,益壽延年。
這是一首在重陽節會聚宴飲時所作的抒情詩。此詩是杜甫七律中的代表作。
首聯“老去悲秋強自寬,興來今日盡君歡”,寫作者在重陽節的復雜心情。人已老去,面對秋景更生悲情,只有勉強寬慰自己。今日重九興致來了,和大家在一起盡情歡樂。這一聯之中,作者的心情經過了曲折的幾番變化?!袄先ァ币粚?,“悲秋”一層,“強自寬”又一層;“興來”一層,“今日”一層,“盡君歡”又一層。詩意層層變化,錯落有致。首聯即用對仗,詩句宛轉自如。
頷聯“羞將短發還吹帽,笑倩旁人為正冠”,用“孟嘉落帽”的典故,把作者內心悲涼而又強顏歡笑的心境淋漓盡致地表達了出來。人老了,怕帽一落,露出短發,作者以此為“羞”,所以風吹帽子時,笑著請旁人幫他正一正。《晉書·孟嘉傳》:“有風到至,吹嘉帽墮落,嘉不知覺。溫使左右勿言,欲觀其舉止。嘉良久如廁,溫令取還之,命孫盛作文嘲嘉,著嘉坐處。嘉還見,即答之,其文甚美,四坐嗟嘆。”然而孟嘉落帽顯出名士風流蘊藉之態,而杜甫此時心境不同,他怕落帽,反讓人正冠,顯出別是一番滋味。說是“笑倩”,實是強顏歡笑,骨子里透出一縷傷感、悲涼的意緒。這一聯用典入化,宋代楊萬里說:“孟嘉以落帽為風流,此以不落帽為風流,翻盡古人公案,最為妙法?!保ā墩\齋詩話》)
頸聯“藍水遠從千澗落,玉山高并兩峰寒”,宕開一筆,描山繪水,將一組高曠峻遠的畫面移入詩中,令讀者至此不覺精神為之一振,仍然可以看出作者雄心未老,仍然保持著堅貞不拔的風骨。藍水遠來,千澗奔瀉,玉山高聳,兩峰并峙。用“藍水”、“玉山”相對,色澤淡雅。用“遠”、“高”拉出開闊的空間,用“落”、“寒”稍事點染,既標出深秋的時令,又令人有高危蕭瑟之感。詩句豪壯中帶幾分悲涼,雄杰挺峻,筆力拔山。
尾聯“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飽含深意。抬頭仰望秋山秋水,如此壯觀,低頭再一想,山水無恙,人事難料,不知明年的重陽節,我們中又有幾個人能健在?上句一個問句,表現出作者沉重的心情和深廣的憂傷,含有無限悲天憫人之意。下句用一“醉”字,將全篇精神收攏,鮮明地刻畫出作者此時的情態。雖已醉眼蒙眬,卻要拿起茱萸細看,不置一言,卻勝過萬語千言。
這首詩跌宕騰挪,酣暢淋漓,前人評謂:“字字亮,筆筆高。”(浦起龍《讀杜心解》)作者滿腹憂情,卻以壯語寫出,讀之更覺慷慨曠放,凄楚悲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