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好一半文,作文題是文眼,好的作文題目,是點睛之筆,能夠展示出一個人的寫作水平;面對海量的卷子,一個精彩的題目可以讓閱卷老師眼前一亮,有興趣去讀你這篇文章,無形中就給你的文判了一個檔次,屬于有興趣讀的也就是較好的一類,這叫先入為主。
大多數學生在擬題上面存在這幾個問題:
1)偏離材料;
2)過大、寬泛、沒有針對性;
3)文不對題;
俗話說:“要贏在起跑線上”。呂思勉的《中國通史》開篇第一句就讓人有極大的興趣讀下去“歷史者,研究人類社會之沿革,而認識其變遷進化之因果關系者也”,這是歷史的定義。
文章開頭有很多寫法,題記是其中最加分的,前提是你的題記有統領全文或者傳達中心思想的意義在,題記的作用在脫穎而出的標題下,引入作者的情感基調,能夠增強文章的色彩。“片言只語攝人心,未成曲調先有情”,在開頭點題,吸引閱卷老師,引發“一見鐘情”的化學反應。
作文開頭的三原則:簡、美、有哲理。
簡是開篇語言簡潔,開門見山的直奔主題,使人一目了然;
美是語言能給人以美感,或懸念,或以修辭,或抒情,抑或情景合一,描述具體的情景營造氛圍;
有哲理是要有思考的深度,能體味成長感悟的高度,在生活學習中能引起共鳴發聲的廣度。
總分總結構,招數不新甚至還有點老套,但絕對實用。
總分總并不是開頭一段,中間一段,再結尾一段,這是小學生都不會寫的格式,這里說的總分總是長句短句錯落有致,相互交替。開頭引入論點,用合理的長短段落,圍繞中心論點展開論證,而論證就是要用實例、明例、廣例等素材去支撐,這樣的文章有說服性。
在論證段切記跑偏去堆積素材,你的所有素材和論據都是為論點服務的,邏輯上是相扣,層層遞進,我們通過講某個事例得出什么感悟或者理解,回到論點去相呼應。這是給閱卷者一個小小的提示,你在分論點的同時去呼應主論點。
知道結構,怎么用素材也是有學問的,活用素材拿分,不拘泥于講故事,正用反用。材料圍繞論點:正面肯定論點,用名人名言肯定,用社會類似現象肯定;反面說明后果,反面造成的社會惡劣影響具體舉一例反面事件的后果;針對論點延伸思考和提出希望。
如本次由蝙蝠引發的新型冠狀病毒,對中國及全球的經濟造成的傷害無可比擬,但是我們更要思考和重視的是:這次黑天鵝事件對我們的公共衛生管理、公民衛生素養、現代化社會治理秩序、人家叫我規則、社會人事心理、疫情后的人文關懷的思考。
龍頭豬肚鳳尾,作文的結尾很重要,在海量的卷子說,或許閱卷老師能給你的時間不到一分鐘,結尾段回扣主題,對觀點做更深層次的表達,可以做暢想、希望、反思等,仿其神,而不拘泥于其形。
文似看山不喜平,一篇好的文章有起伏波瀾,有論點事例。“得作文者的天下”這話不夸張,你的作文應該在進考場之前就寫好了90%,剩下的10%是考場審題立意的功勞,這所謂90%是你平時積累的素材事例、名人名言、寫作格式、修辭手法等。入考場后是你對所有腦海里知識的加工,仿其神,而又不拘于其形。
最后送給廣大學子一句話:
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