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歸晉指的是三國時期的魏蜀吳三國都被晉滅掉,而晉的建立是奪取了魏國的政權。司馬氏野心勃勃,從高平陵事變就逐步掌握政權,至司馬昭稱晉王,司馬炎建立晉朝。
司馬家族在東漢和三國時期就是顯赫的世家大族,如司馬朗、司馬懿及司馬孚等兄弟共八人,時人稱“八達”。其中司馬懿具有政治及軍事才略,在曹魏后期抵御蜀漢北伐及平定遼東,成為了魏國重臣。
239年魏明帝去世,司馬懿與曹爽受遺共同輔政,但司馬懿被曹爽架空。249年發生高平陵事變,司馬懿重奪政權,至此司馬氏開始專政。
在司馬懿去世后,其子司馬師及司馬昭逐漸鞏固司馬氏的勢力。此期間發生三次嚴重的內亂和割據戰爭,史稱淮南三叛,皆被平定,司馬氏逐步掌握了執政權。
嘉平六年(254年)二月,中書令李豐和張皇后的父親光祿大夫張緝等人圖謀廢掉司馬師,改立夏侯玄為大將軍。事情敗露,被司馬師搜出“衣帶詔”,腰斬滅族。同年秋,司馬昭奉命出擊姜維,到達京師,曹芳在平樂觀觀兵。許允與左右親信謀劃,乘司馬昭請辭的時候將其殺死,率領這支部隊討伐司馬昭。
詔書已經寫好了,但曹芳因恐懼而沒實行。九月,司馬師上奏太后廢掉皇帝曹芳,改立高貴鄉公曹髦為帝。曹芳搬出洛陽,在河內郡重門營建齊王宮,所有禮儀制度都如同諸侯王的封國。
甘露五年(260年),魏帝曹髦不甘司馬氏威脅自己帝位,召見王經等人,對他們說“司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后演變為成語“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帶領冗從仆射李昭、黃門從官焦伯等,授予鎧甲兵器,率領親兵討伐,司馬昭遂使親信賈充派遣武士成濟殺害曹髦,事后成濟被處死,而司馬氏家族則沒受牽連。司馬昭另立常道鄉公曹奐為帝。
隨著蜀漢國力日下,景元四年(263年)魏朝司馬氏展開攻滅蜀漢計劃,派遣鐘會、鄧艾、諸葛緒等攻伐蜀漢,結果蜀后主劉禪出降,蜀漢亡國。蜀漢滅亡后,鐘會密謀據蜀自立,誣陷鄧艾謀反,與蜀漢姜維共謀其事,卻被眾魏將所攻殺,鄧艾也遭衛瓘所派遣的田續殺害。
263年,司馬昭為了建立赫赫軍功,統一中國,命鐘會、鄧艾及諸葛緒率軍伐蜀,蜀漢主將姜維阻敵于劍閣。最后鄧艾經陰平直襲涪城,進逼成都。劉禪見大勢已去而投降,蜀漢滅亡,史稱魏滅蜀之戰。之后鐘會、姜維意圖叛變,但被司馬昭立即平定。
司馬昭勝利后稱晉王,但不久去世。其子司馬炎繼立后于266年建立晉朝,改元泰始,是為晉武帝,定都洛陽,史稱西晉。其后司馬昭病死,其子司馬炎于咸熙二年(265年)逼曹奐禪讓,改國號為晉,曹魏遂亡。
曹奐禪讓后,被司馬炎封為陳留王,享有使用天子旌旗,行曹魏正朔,郊祀天地禮樂制度皆如魏舊,上書不稱臣,受詔不拜的特權。作為曹魏后續的陳留國(265年—479年)歷經兩晉、劉宋,傳至南齊,享國祚2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