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受社會壓力、個人情緒、環境污染等因素影響,不孕不育人群呈增加趨勢,讓很多年輕夫妻為之困擾。那么,不孕不育的原因有哪些呢?
女性方面因素:
主要有:一是排卵障礙因素,簡單來講就是無排卵或卵泡發育不良。二是輸卵管性不孕:如輸卵管堵塞、通暢度差等;三是子宮方面的問題,比如粘膜下肌瘤、子宮內膜息肉等占位性病變,以及宮腔粘連等,都可能會影響懷孕。
男性方面因素:
主要是精子質量出現問題。通常是由于睪丸功能不正常而導致的無精癥,低精癥或弱精癥。如果睪丸功能受損或先天性發育障礙,導致不能、沒有或不正常生產精子,或生產精子少,成活率低。一般來說,精子成活率低于60%,就會影響生育。
中醫治療不孕不育講究“種子必先調經”,中藥在調月經,促排卵,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等原因引起的不孕不育方面,療效顯著。
醫案分享
初診:2015年9月8日
中醫把習慣性流產叫做“滑胎”、“數墮胎”。其主要機理是沖任損傷,胎元不固,或胚胎缺陷,不能成形,故而屢孕屢墮。現介紹幾則可治療習慣性流產的食療方:
1、菟絲子粥:
原料:菟絲子30克,粳米60克,白糖適量。
制法:將菟絲子洗凈后搗碎,加水煎煮后去渣取汁,入粳米煮粥,粥將熟時加入白糖拌勻,即可。每日兩次,空腹服用。
特點:菟絲子性味甘辛,可補陽益陰,久服具有明目、輕身延年之功效。粳米味甘性平,可補脾胃、養五臟、益氣血。兩物合煮為粥,具有補虛損、益脾胃、滋肝腎、安胎之功效。此方被譽為補虛安胎之上品。
2、杜仲雞:
原料:約重500克的烏骨雞1只,炒杜仲、桑寄生各30克。
制法:先將烏骨雞去除毛雜和內臟,用紗布將杜仲和桑寄生包好放入雞腹內,然后加水將雞煮至爛熟。之后將雞腹內的杜仲和桑寄生丟棄,加入調料,即可食用。可飲湯食雞,分2~3次服完。
特點:烏骨雞味甘性平偏溫,可益五臟、補虛損,具有強筋骨、調月經、止白帶的功效。杜仲味甘微辛性溫,可補肝腎、壯筋骨。桑寄生味微苦性平,可補肝腎、強筋骨。上藥合用具有補益肝腎、強筋壯骨、止漏安胎之功效。此方適用于氣血不足,腎氣虧虛的習慣性流產患者,可于婦女懷孕前服用,也可在其懷孕后服用,但陰虛火旺的婦女不宜使用。
3、艾葉雞蛋湯
原料:艾葉15g,雞蛋1枚。
制法:將生艾葉濃煎取汁,打入雞蛋煮湯。空腹服,每日1次,連服1月。
特點:艾葉性溫味苦辛,功能溫經止血、散寒止痛;雞蛋性平味甘,功能滋陰潤燥、養血安神、補脾和胃。兩者合用,共奏補脾和胃、養血止血之功。
以上是關于習慣性流產飲食調理的概括性介紹,生活中患有習慣性流產的女性病情因人而異,一定要及時就醫,有針對性的盡早治療。
中醫認為腎藏精,主生殖,為先天之本。《女科經綸》云:“女子腎藏系于胎,是母之真氣,子之所賴,若腎氣虧損,便不能固攝胎元。”強調腎主生殖,女子胞胎系于腎,胎兒的形成生長賴于母體腎氣充實和腎精的滋養,胎兒的牢固賴于腎氣的封藏,若腎中精氣不充,封藏失職,則胎氣不固,可致屢孕屢墮。
同時女性年齡的增長也是導致腎氣虧虛、天癸衰竭的主要原因,高齡女性不僅受孕困難,懷孕后也容易發生墮胎甚至小產。加之脾氣不足,氣血乏源,胎元不固。故本病的發生主要涉及脾、腎二臟,兼沖任失調。
本案患者因脾腎兩虛,腎氣不固,沖任失調致雖有懷孕但卻皆以流產、死胎而終結,出現氣短、乏力的脾氣虛癥狀,腰酸為腎虛癥狀,舌脈象提示病邪在里,故臨床治療以補腎健脾、益氣養血、調理沖任以“預培其損”,常選用補腎益精之品如熟地黃、桑寄生、補骨脂、淫羊藿、巴戟天、菟絲子、杜仲、枸杞子等,同時用黃芪、黨參、白術益氣健脾,紫河車乃血肉有情之品,意在“精不足者補之以味”。
此例病例提示,臨床治療不孕當分期論治,月經期以調肝疏肝為主,初診時因患者正處于經期,乃以疏肝活血為法,調肝疏肝為主。經間期可予補腎健脾-益氣養血-調理沖任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