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 / 譚賽 黃世敬
血管性抑郁癥是近十幾年來提出的新概念, 是一種與腦血管疾病或血管危險因素相關的老年期抑郁綜合征。如果您年滿 50 歲, 情緒長期低落、悲觀、失眠、乏力, 并開始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 同時合并心腦血管相關疾病, 如動脈硬化、腦白質變性、腔隙性腦梗死等, 那您可要當心, 您有可能已經患上了血管性抑郁癥。
01
什么是血管性抑郁癥?
其臨床表現如何?
血管性抑郁癥是一種與腦血管病或血管危險因素密切相關的老年期情感障礙性疾病, 具有血管病和抑郁狀態共病的臨床特征。影像學檢查如 CT、MRI( 核磁共振掃描 ) 多表現為腦白質變性或有腔隙性腦梗死。發病年齡多在50 歲以上, 血管疾病包括動脈硬化及腦供血不足等相關疾病,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腦梗死、腦白質變性等。抑郁狀態的主要表現為情緒低落、精神壓抑、易于哭泣,對工作和生活失去興趣?;颊呖梢杂X察到這些是不正常的, 并愿意與人討論自己的情緒問題, 但多將之歸咎于他人或環境等外界因素。可伴有自卑、自責但達不到嚴重的內疚或自罪程度, 病人感到精力疲憊、腦力遲鈍、活動吃力, 但無明顯精神運動性抑制。病人自感前途暗淡、悲觀失望, 甚至企圖自殺。也有的病人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記憶減退、失眠、食欲下降、性欲減退以及頭痛、頭暈眼花、耳鳴等, 有些病人軀體癥狀主訴比較突出, 約半數以上病人出現疑病觀念, 有些病人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焦慮情緒, 有些病人表現為心煩易怒。
02
血管性抑郁癥在中國治療現狀
盡管抑郁癥的發病率越來越高, 但在中國對于抑郁癥的治療還很不到位, 抑郁癥在中國識別率低, 治療率低, 僅有 4% 的抑郁癥患者被內科醫師識別, 僅有 3% 的抑郁癥患者接受抗抑郁治療。
對于血管性抑郁癥的治療, 西醫主要針對癥狀, 通常是在治療腦血管病的基礎上,結合抗抑郁藥物, 如鹽酸氟西汀、西酞普蘭等治療, 但由于老年人對這些藥物的耐受性和敏感性較差, 且復發率高, 功能損害嚴重, 對血管性抑郁癥療效并不理想。而中醫對血管性抑郁癥的治療從整體出發, 針對本病主要病機, 在改善癥狀的同時調節機體, 使其達到平衡狀態, 從而治療疾病。
03
中醫角度怎么看血管性抑郁癥
中醫藥對抑郁癥的治療有著豐富的經驗, 臨床上常采用辨證和辨病相結合, 開郁不忘培補氣血、調理陰陽, 培元不忘理氣活血、通絡化痰。培元與開郁相互配合, 辨證用藥, 可取得滿意療效。同時,治療本病 , 提倡早發現、早治療、多種療法相結合 , 促進患者身心健康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全面恢復, 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使本病患者重返社會。
根據王永炎院士多年治療腦病的經驗, 總結出“ 虛氣留滯”這一概念, 并以此作為血管性抑郁的發病基礎。“ 虛氣”主要指元氣虧虛、臟腑虛衰。“ 留滯”亦或“流滯”, 指氣血津液等流動物質發生郁滯?!疤摎饬魷奔粗敢蛟獨馓澨?, 氣血津液的化生、推動不利, 成痰成瘀, 因虛而郁, 或氣血津液停滯, 耗傷氣血, 因郁而虛。
04
中醫如何治療血管性抑郁癥
血管性抑郁癥的病機為元氣虧虛、氣血郁滯, 益氣開郁為其主要治法。在黃世敬教授的帶領下, 深入挖掘名老中醫經驗, 并對王永炎院士的經驗方——開心解郁方(人參、柴胡、巴戟天、茯苓、赤芍、枳實等)進行深入研究。本方補虛以益氣為主,方中選用人參大補元氣, 開郁以順氣為先, 用柴胡疏肝解郁; 巴戟天補腎助陽, 茯苓健脾安神, 枳實行氣通滯, 赤芍養血活血, 遠志化痰解毒, 甘草調和諸藥。全方合用,共奏益氣開郁之功效。其治療的主癥見情緒低落、興趣缺乏、乏力困倦、心煩不安、失眠、反應遲鈍、心悸、氣短胸悶、納差、善太息、腰腿酸軟、手足不溫、尿頻、便溏, 舌質淡或淡暗, 苔薄白或厚,舌體胖大邊有齒痕或有瘀點瘀斑, 脈弦、弦細或沉弦。
中醫講究個體化治療, 在總的治療原則基礎上, 根據病人具體實際情況辨證論治、隨癥加減。如肝氣郁結、橫逆侮脾、脾虛痰濕, 則以疏肝健脾化痰為主, 益氣健脾、化痰開郁, 可在原方基礎上加半夏、膽南星、石菖蒲等; 若腎氣虧虛、推動無力, 則氣化不暢、痰濁內生、久濁化瘀, 當益氣補腎、活血開郁,可加刺五加、牛膝、郁金、梔子等。此外還包括溫陽開郁、溫脾腎陽、開痰郁血瘀, 可加淫羊藿、烏藥、丹參、川芎等; 若瘀血阻絡, 又見肝氣郁結、日久成虛、虛瘀互為因果, 當養血補虛、活血化瘀并舉,在原方基礎上可加菖蒲、地龍、紅花等; 若見肝腎陰虛者, 當以滋補肝腎、滋陰開郁為主, 可加地黃、山茱萸、澤瀉等。
05
如何預防血管性抑郁癥?
血管性抑郁癥的病理基礎為腦白質變性。對于血管性抑郁癥的預防, 除了自身調節, 保持心情舒暢外, 對腦缺血引起的腦白質變性的防治也十分重要。
1.飲食和生活方式: 戒煙、飲酒適量、飲食清淡、忌油膩,預防動脈硬化、高脂血癥。同時生活規律, 不熬夜, 適當鍛煉。
2. 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應致力于積極控制危險因素。
(1)控制血壓: 目標值為 130/80mmHg以下, 但對于已存在腦白質變性的患者, 應根據個人情況降到適當范圍, 不能降得太低, 太過強力的降壓治療可能會使腦白質變性加重。
(2) 糖 尿 ?。?nbsp;治 療 目 標 為 餐 前 血 糖5 ~7.22mmol/L, 餐后血糖水平<10mmol/L。
(3)高脂血癥: 通過改變生活習慣和藥物治療使低密度脂蛋白< 2.59mmol/L。
(4)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 口服葉酸、維生素 B6、B12有助于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主管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 主辦
中醫藥知識 健康養生資訊
零售價:RMB16元
郵發代號:82-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