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艷世界的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是中國美術(shù)史的豐碑,那么這些名畫都包括哪些呢?
洛神賦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洛神賦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原《洛神賦圖》卷,東晉著名畫家顧愷之繪制(宋摹),絹本,設(shè)色,縱27.1cm,橫572.8cm。曹植的作品中,除了“七步詩”,最有名的就是《洛神賦》了,顧愷之依據(jù)《洛神賦》,畫了流傳千古的名畫《洛神賦圖》,其中最感人的一段描繪是曹植與洛神相逢,但是洛神卻無奈離去的情景。
步輦圖唐朝畫家閻立本的名作之一《步輦圖》縱38.5厘米,橫129.6厘米,唐朝畫家閻立本的名作之一,是現(xiàn)藏故宮博物院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公元640年(貞觀十四年),吐蕃王松贊干布仰慕大唐文明,派使者祿東贊到長安通聘。《步輦圖》描繪的是祿東贊朝見唐太宗時的場景。
唐宮仕女圖唐代仕女畫的代表作唐宮仕女圖是唐代繁盛時期為貴族女子作畫的系列,被稱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唐代作為封建社會最為輝煌的時代,也是仕女畫的繁榮興盛階段。《唐宮仕女圖》系列展示著“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唐代美女眾生像,所表現(xiàn)的貴族婦女生活情調(diào),成為唐代仕女畫的主要藝術(shù)特征。
五牛圖現(xiàn)存最古的紙本中國畫韓滉《五牛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是少數(shù)幾件唐代傳世紙絹畫作品真跡之一,也是現(xiàn)存最古的紙本中國畫,堪稱“鎮(zhèn)國之寶”,現(xiàn)存于北京故宮博物院。《五牛圖》麻紙本,縱20.8厘米,橫139.8厘米,畫中五頭不同形態(tài)的牛,韓滉以淳樸的畫風(fēng)和精湛的藝術(shù)技巧,表現(xiàn)了唐代畫牛所達(dá)到的最高水平。
韓熙載夜宴圖中國畫史上的名作《韓熙載夜宴圖》是中國畫史上的名作,被稱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原跡已失傳,今版本為宋人臨摹本以連環(huán)長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韓熙載家開宴行樂的場景。韓熙載為避免南唐后主李煜的猜疑,以聲色為韜晦之略,每每夜宴宏開,與賓客縱情嬉游。這幅長卷線條準(zhǔn)確流暢,工細(xì)靈動,充滿表現(xiàn)力。
千里江山圖宋代王希孟書畫作品《千里江山圖》又名“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圖”,是宋代王希孟書畫作品。該畫作縱51.5厘米,橫1191.5厘米,絹本,青綠設(shè)色,無款,據(jù)卷后蔡京題跋知系王希孟所作,收藏于故宮博物院。作品意境雄渾壯闊,氣勢恢宏,充分表現(xiàn)了自然山水的秀麗壯美,因此被稱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清明上河圖北宋畫家張擇端所作畫作《清明上河圖》的原畫長528厘米,高24.8厘米,最早的版本為北宋畫家張擇端所作,現(xiàn)藏北京故宮博物院。該畫描繪北宋京城汴梁及汴河兩岸的繁華和熱鬧的景象和優(yōu)美的自然風(fēng)光。作品以長卷形式,采用散點(diǎn)透視的構(gòu)圖法,將繁雜的景物納入統(tǒng)一而富于變化的畫卷中。
富春山居圖元朝畫家黃公望的作品《富春山居圖》是元朝畫家黃公望的作品,是黃公望為無用師所繪,以浙江富春江為背景,全圖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當(dāng),墨色濃淡干濕并用,極富于變化,是黃公望的代表作,被稱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漢宮春曉圖明代畫家仇英的絹畫作品《漢宮春曉圖》是明代畫家仇英的絹畫作品,該畫作用手卷的形式描述初春時節(jié)宮闈之中的日常瑣事,人物凡一百一十五人,個個衣著鮮麗,姿態(tài)各異,既無所事事又忙忙碌碌,顯示了畫家過人的觀察能力與精湛的寫實功力。人物皆唐以來衣飾,取名漢宮,是當(dāng)時對宮室的泛指。
百駿圖中國古代畫作名稱《百駿圖》為中國古代畫作名稱,其中以清代郎世寧的《百駿圖》最為出名,該稿本為紙質(zhì),縱102厘米、橫813厘米,原作現(xiàn)藏臺灣故宮博物館,被稱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