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漢江岸邊的戴勝鳥。網友“魅力人生”供圖
4月7日,南水北調中線主體工程——丹江口大壩下游3千米處的滄浪洲濕地公園對面的漢江江邊,一對身形奇特的鳥在河岸或姍姍漫步,或翩翩翻飛,引起了正在岸邊拍風景的攝影愛好者、丹江口水都論壇網友“魅力人生”的注意,追拍了多張圖片。
從照片中可以看出,該鳥喙尖細而略下彎,頭頂有一撮黑黃相間的冠羽(羽稍呈黑色)與尖細的長喙讓整個頭頸部呈“T”字型,頸部呈灰黃色,頸部以下身體羽毛漸變黃褐色,翅翼以下白黑相間。該網友后把圖片發在光明圖片、路上攝影等攝影群詢問,知道這叫“戴勝鳥”。通過百度圖片,這位網友拍的戴勝鳥除了色彩沒有那么鮮艷外,其他體征完全相同。而在丹江口的攝影、社交群,幾乎沒有網友、攝友自稱見過這種鳥。
據了解,戴勝鳥,冠羽可像折扇一樣時開時合,開時像一把打開的蒲扇,故又名“花蒲扇”。別名胡哱哱、山和尚、雞冠鳥等。據資料介紹,戴勝鳥性情較為溫順,是有名的食鳥蟲,戴勝鳥主要食用昆蟲和蠕蟲及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能消滅大量的森林害蟲,是名副其實的森林衛士,是農林業益鳥。戴勝鳥屬世界自然保護區聯盟國際紅皮書上榜鳥類,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還被以色列定為國鳥。
據查證,古有“戴勝知天時”之說。唐代詩人白居易在《春村》詩中有:“二月村園暖,桑間戴勝飛。”韋應物在《聽鶯曲》詩中描寫戴勝鳥:“伯勞飛過聲跼促,戴勝下時桑田綠。”宋代歐陽修在《啼鳥》詩中稱“戴勝咕咕催春耕”。因此,戴勝鳥被人們譽為吉祥鳥,成為春歸大地的象征。
來源:荊楚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