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秦始皇之死,的確是值得去琢磨的事情。到底秦始皇是怎么死的呢?表面看,他是病死的。其實,他是死于自己的猜忌之心。
秦始皇的確非常勤政,據說他每天看的竹簡有一百二十斤重。大家可以想象秦始皇一天到晚忙碌的程度。而且當皇帝肯定是沒有節假日的,秦始皇是全年無休!常年的忙碌,對他的身體肯定是不利的。而且,他統一天下之后,他并沒有在咸陽享受帝王的生活,而是在到處巡游。這當然不是旅游,而是巡視,同時也是對天下的武裝示威。告訴天下百姓,我們秦國的軍隊是多么強大,你們不要輕舉妄動。這種巡游也不是一件很輕松的差事。
而且,秦始皇本來身體就不好。大家如果看看郭沫若的《十批判書》就會明白,通過郭沫若的分析,秦始皇的肺并不是很好。其長相也并不怎么樣,雞胸、鷹鉤鼻……常年的操勞,更加劇了他的病情。
但是,秦始皇是一個猜忌心非常重的人。事實上,他沒有一個真正相信的人。他對身邊人充滿了提防。在這種情況之下,也沒有人敢于向他提出建議休息一下,找醫生好好調理一下。比如他最后一次出巡的時候,身體已經很不好了。但是,沒有任何一個人敢于向他詢問身體的情況。假如有大臣向他提出這個問題,他可能就會以為別人在詛咒他,提出這個問題的人肯定難逃一死。秦始皇也沒有和大臣們一起商量萬一自己去世后,天下的事情該如何處理。他一直到身體撐不住了,才不得已下詔讓扶蘇回到咸陽去料理喪事。最終秦始皇在五十歲的時候就去世了,我推測他應該還是死于肺病。不過文獻并沒有記載下來秦始皇去世時的詳細情況,我這里也僅僅是推測而已。
當時秦始皇不在咸陽,而是在巡行的路上,正好在沙丘。皇帝在外面去世,又事出突然,于是隨行的李斯、趙高等人采取了秘而不宣的辦法,隱瞞了秦始皇的死訊。這就給趙高等人謀劃一場政變提供了機會。在趙高的謀劃之下,公子扶蘇自殺,秦始皇最小的兒子胡亥當了皇帝。他就是秦二世。假如當時不是那么突然的話,秦始皇身后也不會那么快天下就大亂,秦朝也不會那么快就滅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