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上午,由山東博物館主辦,超星集團山東分公司、同方知網山東分公司協辦的“齊魯瑰寶耀中華”系列活動頒獎典禮暨“我是國寶手繪人——首屆文物創意繪畫大賽優秀作品展”開幕式舉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家寶藏》執行總導演湯浩現場透露,1月27日播出的《國家寶藏》中將推介山東博物館的三件文物,分別是銀雀山《孫子兵法》與《孫臏兵法》漢簡、明衍圣公朝服、戰國銅餐具。
隨著中央電視臺《國家寶藏》第二季的熱播,山東博物館作為本季節目的參加單位之一,于2018年11月初啟動了“齊魯瑰寶耀中華”系列活動,旨在更好地弘揚齊魯悠久的歷史文化,讓更多的老百姓走進博物館、參與到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之中?;顒又饕譃椤拔沂菄鴮毷掷L人——首屆文物創意繪畫大賽”和“知·道國寶文博知識競賽”兩個主題,分別面向高校大學生、文博愛好者和在線觀眾。
對入選《國家寶藏》第二季節目錄制的3件館藏,儀式中進行了全方位展示和解讀,并向在 “我是國寶手繪人——首屆文物創意繪畫大賽”和“知·道國寶文博知識競賽”中獲獎的觀眾頒獎。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家寶藏》執行總導演湯浩在致辭中表示,節目組在挑選山東博物館的三件文物時猶豫了很久,每一件國寶都如此令人著迷,除了最終入選的三件國寶之外,節目組曾在孔子見老子畫像石、蛋殼陶、九旒冕、泰山青銅祭器、亞丑鉞等文物上來回斟酌,越是了解每一件國寶背后的故事,越是難以割舍。“每一件國寶留給我們的線索越豐富,我們就越丟不開手,我想這就是國寶的魅力,是我們老祖宗留下的歷史與文化的魅力?!睖普f,在《國家寶藏》的影響下,國寶們正越來越多地吸引著年輕人,這說明歷史并不是沉悶枯燥的,歷史其實可以很年輕,很多喜歡節目的年輕人更是受國寶啟發投入了創作,如畫畫、雕塑、拍MV、做cosplay等。
“我是國寶手繪人”活動依托山東博物館豐富的文化遺產資源,創新文物價值傳播推廣模式,充分激發新一代藝術創作者的創作熱情,以網絡組和專業組兩個組別進行評比。參賽作品以文物為創作藍本,根據對文物、文物故事的不同理解,以繪畫的方式完成藝術創作。自2018年11月18日開幕至2019年1月6日征稿結束,活動宣傳覆蓋48萬人次,包括山東大學、中國石油大學、湖北大學等全國各地百余所高校學生,征集到專業組繪畫作品近300幅。來自山東大學任云婷的繪畫作品《卷云翻浪》獲得了此次繪畫創意大賽的一等獎,他以一個小女孩兒的視線來探索博物館中的文物,翱翔其中,獲得了評委和觀眾的一致好評。
“知·道國寶——文博知識競賽”則深度挖掘文物的歷史價值,通過文物來探究過去歷史的發展軌跡。競賽題目涵蓋內容豐富,包括文物歷史知識、文化常識、文物保護政策法規等,并結合山東博物館的在展展覽,設置了關于山東博物館歷史、展陳設置等內容的題目?;顒悠陂g,共有超過4萬人次參與答題,涵蓋全國26個省、直轄市、自治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