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高千丈不忘根,人若輝煌不忘本,無論事業做得有多大,都不會忘記留下童年記憶的故鄉。自古以來,對于漂泊在外的游子來說,鄉愁是無法忘卻,又不敢輕易觸碰的心事,根植于內心深處,每一個孤獨的夜晚,故鄉的一草一木不經意間進入夢境。
狂放不羈的詩仙李白,看似灑脫無比,其實偶爾也會傷感、落寞,“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流露出對故鄉的思念。杜甫也不例外,用“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的詩句,將思鄉之情躍然于紙上。古代關于鄉愁的詩詞很多,唐朝詩人張籍的這首詩,雖然沒有華麗辭藻,卻道出在外游子無盡的思鄉之情。
《秋思》——張籍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詩人張籍,在唐代詩壇上名氣不算大,跟那些大咖有不小差距,畢竟同時期的才子太多,但他的才華也不容小覷,一些作品還是值得品味的。第一句“洛陽城里見秋風”,說明此詩寫于秋天,當時張籍居住在洛陽城,有可能是租房子住。
看到被吹落在地上的樹葉,張籍突然意識到秋天已經到來,四季變換本為自然現象,在多愁善感的張籍看來,卻顯得那么不平常。既然秋天來了,冬天還會遠嗎?秋風襲來,頓時讓張籍想起千里之外的親人,想必家鄉也日漸變冷,家人現在生活怎么樣呢?
第二句“欲作家書意萬重”,詩人有感而發,想給家人寫封信,告訴他們自己一切安好,順便問一下家里最近情況。正要下筆的時候,心中突然五味雜陳,不是不知道該寫啥,而是想說的話太多,千言萬語也道不盡,筆尖停留在紙上,思緒早已飛向故鄉。
三四兩句“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也就是說,張籍寫完書信之后,準備交給送信的人時,總感覺還有很多想對家人說的話沒寫出來。當送信人正要離開,他又把信件拿回來,糾結、矛盾的心理,無不表現出游子對家鄉強烈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