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夢園是上海交通大學留學生公寓的一名前臺阿姨。值班時,每天早上10點開始忙碌,一直到晚上10點下班。她從沒想過,自己年近50歲時還能“金榜題名”。
2018年,原夢圓決定和兒子一起考研。最終兒子被擬錄取為復旦大學的碩士研究生。原夢園被擬錄取為廣西大學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的碩士研究生。
其實,早在2018年入職交大之前,原夢園就經常旁聽學校的漢語言和英語專業課程,旁聽時間有三年多。 原夢圓:我喜歡旁聽課程,不同老師和不同專業的授課,給了我很多思維的啟發,也鍛煉和培養了系統的學習方式。 由于年齡的關系,她的行為也引起了老師和同學的關注,了解到她的初衷之后,大家都表示歡迎和鼓勵,她也積極參與課堂討論問答,在老師和同學的輔導交流中,更好地理解課程內容。 原夢園曾是河南新鄉的一名銀行職員,2011年來到上海“全職”陪兒子讀書。2015年,兒子上大學后,原夢園參加了成人高考,考取了復旦大學漢語言文學本科。
一次偶然的機會,原夢園在上海交大生活園區里看到招聘公告。之后,她應聘成為上海交大留學生公寓的前臺。她說做這份工作看重的正是大學里濃厚的學習氛圍。
原夢圓:后來兒子準備考研,我想著陪陪他吧,相互督促,至少有個伴。
原夢園的工作節奏是上一天休一天,2018年初決定考研后,她“不在工作的路上,就在學習的路上”。
原夢圓:由于記憶力差、背誦效率不高,英語是我最大的難題,連著幾百天背單詞,一天都不敢懈怠。
在與留學生的日常交流中,她也堅持用英語,以此鍛煉口語和聽力。同學們也被原夢園這種“活到老學到老”的勁頭感染。原夢圓還報名參加了英語和政治的網課,堅持在線完成了500余節課程,還常常回看復習。
最終,她以53分的英語成績成功過線。
其實,強勁的學習動力也來自家庭的影響,原夢圓一家都像是“開了掛”。
原夢圓:丈夫與我同歲,我們在河南時,他是技校生,后來我鼓勵他考研,他先讀了電大大專、自學考本科,2002年他考取了碩士,2005年又考上博士。
回憶起考研的過往點滴,原夢園止不住笑意。眼下,這位學生眼中的前臺阿姨即將啟程前往廣西大學讀碩士研究生,開啟她人生的新篇章。
對于新學期的到來,原夢園充滿了期待,“我渴望學習,始終在學習的狀態中。期望有考上博士的那一天,可年齡是否合適還要看未來的情況,也希望能在碩士畢業后當一名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