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永徽四年,兩座屹立于大雁塔下的碑石,開創了大唐楷書的新風格,它就是褚遂良書法作品——《雁塔圣教序》和《雁塔圣教序記》。
《雁塔圣教序》亦稱《慈恩寺圣教序》,凡二石,上碑為序碑,全稱《大唐三藏圣教序》,唐太宗李世民撰文,碑文21行,行42字;下碑為序記碑,全稱《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序記》,唐高宗李治撰文,碑文20行,行40字。
《圣教序》與《圣教序記》均為褚遂良親書。褚遂良作為中書令寫完了太宗的《圣教序》,然后被高宗貶至同州,因高宗要他寫自己之作《圣教序記》,又重召進京升為尚書右仆射,寫完《圣教序記》后貶得更遠。
兩碑同一年建,《圣教序》為上,《圣教序記》為下。但因高宗也是皇帝,于是在大雁塔左右對稱排列,剛駕崩的父皇列左,書寫按從右到左;兒皇帝列右面,書寫從左到右。
褚遂良寫出的上下碑不同,上下碑共1463個字,其中978個字有1492處修改痕跡。
因太宗喜歡行書筆意,高宗極其不喜歡,褚遂良貶后重召進宮,續寫部分不及幾年前所書,于是修改了行書筆意,增添了楷書痕跡。
唐張懷瓘評此書云:
'美女嬋娟似不輕于羅綺,鉛華綽約甚有余態。'
清代秦文錦亦評曰:
'褚登善書,貌如羅琦嬋娟,神態銅柯鐵干。
此碑尤婉媚遒逸,波拂如游絲。
能將轉折微妙處一一傳出,
摩勒之精,為有唐各碑之冠。'
此碑最有褚家之法,
褚體筆畫變化多,約束少,
比起歐陽詢的法度規矩,
學書者倒少了一些限制,容易放得開。
“蘭亭七子”程志宏親筆示范,
原石、拓本、程志宏臨本、趙世駿臨本,
整碑通臨,
二維碼全書覆蓋,
掃碼可免費觀看高清教學視頻
《雁塔圣教序》的作者程志宏,畢業于中國美院書法篆刻專業,首都師范大學藝術碩士。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山西省書法家協會理事,《青少年書法》特約編輯,中國書協考級中心高級注冊教師,河南省書法家協會楷書專業委員會委員,河南書畫院特聘書法家。
他的書法從唐楷、魏晉小楷入手,功力深厚,而對篆隸用工亦深,故于楷書、隸書,能工而有變,變而有度。且大小由之,所書小楷清勁雅正,大字豐腴雄渾而又規中見逸。
程志宏老師所用紙墨也甚是考究,與書法相得益彰,且所書文辭多古雅清奇,不流時俗。
好書推薦
書名:褚遂良《雁塔圣教序》(原石·拓片·程志宏臨本·趙世駿臨本)
編寫:程志宏
出版社:河南美術出版社
定價: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