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主義
本文引用自極品女紅
人道主義人道主義是起源于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一種思想體系,提倡關懷人、
愛護人、尊重人,做到以人為本、以人為中心的一種世界觀。
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又把人道主義的內涵具體化為“自由”“平等”
“博愛”等口號 (法國國旗-三色旗上的藍色是平等的象征,
白色是自由的象征,而紅色代表了博愛)。
美國當代哲學家Paul Kurtz在他的“In Defense of Secular Humanism”的書中,將人道主義歸入以下七個原則: 1,理性價值。即:邏輯和經驗是發展知識,檢驗斷言的標準。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其它的思惟方法能比邏輯和經驗更為有效 的方法,有利于人類智識的進步。
2,自由探索的價值。
人道主義反對任何形式的對人的思想進行獨裁、專制,這些形式包括教會的、政治的、意識形態的、社會體制的各種有可能對人的思想進行鉗制的壓迫形式。當然我們也主張對各種差異的容忍,尊重個人表達其信仰的權利,無論這種信仰是多么不入流,不主張用社會的、法律的和制裁的方式對其進行壓制
3,個人尊嚴的價值。 人的高貴和尊嚴是人道主義的核心價值。所以人道主義反對一切宗教的、意識形態的、倫理道德中具有那種:貶損個人、壓制自由,愚弄智識,或非人化的信條。人道主義堅信最大程度的個人自主性與社會責任感是合諧一致的。
4,道德平等原則。
這個原則貫穿于反對一切基于種族的、性別的、宗教的、年齡的、國別的岐視。這個原則的相應結果就是對一切人的智力和美德提供平等機會。
5,自由的理想。
人道主義總是捍衛自由的理想,它不僅僅是支持那些因為教會的、政治的、經濟的利益而遭受壓制的自由意識,而且,也支持真正的政治自由,民主決定基礎上的大多數人的意見,尊重少數人的權利和法律的規則。人道主義捍衛人基本的安全、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權利。人道主義提倡從宗教和強硬政府控制下解放的個人自由。
6,宗教懷疑主義的價值。 人道主義承認宗教在解釋人的生活意義方面的作用,但不同意對它的迷信態度。人道主義認為宇宙是自然力機制作用的產物,可以有效的為科學所理解。人道主義堅持男人、女人對自己的命運負責,不必尋求超自然的救世主。
7,倫理的本質和來源。 人道主義贊同倫理的哲學傳統,即:這是一個可以反復探尋的自主領域。倫理上判斷可以脫離宗教而獨立獲得,人類可以培育自己的智慧和理性,用它們來獲得優質的生活。人道主義認識到道德在人的生活中的中心作用,但人道主義反對絕對價值觀,保留對倫理價值不斷發現的客觀態度。
配圖:極品女紅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