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小C】是陳小C與郵友們交流的記錄。因每天都有很多粉絲問我郵票收藏方面的問題,小C覺得不如把這些問答匯總起來,讓大家都能看到,相互學習,于是就有了這個欄目。本文已刊登在《集藏天下》報個人專欄。
問:小C,你覺得隨著集郵的人越來越少,郵票收藏未來會如何發展?
答:確實,隨著通訊手段的高速發展與普及,傳統信件已經被淘汰,很多人估計已經N年沒收到過親友寄的信件了,平時我們收到最多的傳統信函可能是電費單,但這類信函如今也無需貼郵票了,郵資直接印在信封上。郵票作為郵資的這一實用功能已經名存實亡,很多00后生一代甚至不知道郵票為何物,因此我認為郵票作為郵資憑證的時代可能很快會終結,但作為有歷史價值的“文物”走進收藏領域,則具有無限的生命力。因此,如果我們收藏的是物以稀為貴的老郵票品種,那就無需擔心它們的收藏價值會隨著郵票的功能退出歷史舞臺而消失,恰恰相反,老郵票的“古董”特征越發明顯,歷史沉淀下來的價值將更有升值潛力!
問:能否給我推薦一些未來價值上升空間比較大的、經典的老郵票?
答:好的。像J字頭郵票方面,可以重點收藏J1-J10。特別是其中的J8五年計劃(1976年),是J票中的價值增長王者;T字頭方面就更多了,像T1-T100,都是值得收藏的品種,尤其是T1體操(1974年),T28奔馬(1978年);T43西游記(1979年);T44齊白石(1979年);T45臉譜(1980年);留園(1980年);桂林山水(1980年);荷花(1980年);紅樓夢(1981年);西廂記(1983年)等。
值得收藏的還有70年代發行的“編號郵票”。編號郵票一共只發行了21套,發行量也很少。目前,編號郵票大全套的市場價格大概在18000元(裸票)。有條件的投資帶廠銘或色標的大全套,未來增長潛力更大!
問:海外郵票有哪些分類?收藏的時候有什么要注意的?
答:海外郵票主要包括外國郵票和港澳臺地區發行的郵票。如果從投資的角度來看,海外郵票的升值潛力大多很低,除非是上世紀早期的珍稀品種,但國內玩的人少,在收藏的過程中難以找到交流的人,缺少樂趣。
市場上很多所謂的海外郵票其實是“坑爹”的商品,例如淘寶上的美國迪士尼郵票、近期日本發行的哈利波特郵票,都屬于商業票,現在包括中國在內的很多國家郵政局都允許企業私人訂制個性化郵票,用于廣告宣傳或推廣。更有一些“第三世界”國家,經常針對中國消費者發行郵票,例如最近尼日爾發行的郵票《梅蘭芳誕生120周年》....科普一下:尼日爾共和國位于非洲中西部,是撒哈拉沙漠南緣的內陸國,為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之一。每年都有很多所謂的朝鮮紀念郵票,紀念鈔發行,都是針對中國人銷售的,收藏價值很低,要注意識別。
問:蔡倫錯票為什么如此值錢?所有錯版郵票都能身價百倍嗎?
答:并非所有“錯票”都值錢,統計過去幾十年出現過的所謂的“錯票”,最終飛升至身價百倍的只是鳳毛麟角。紀92中的《蔡倫錯票》之所以值錢,是因為一大版里面只有1枚出錯,把“公元”印成了“公元前”。假設當年的這個錯誤是整版郵票都有,那么《蔡倫錯票》絕對成不了收藏圈里今天所熟知的珍郵。
如果是設計上的錯誤,在大部分情況下,如果國家發行單位不召回有錯誤的郵票,那么錯票流轉在市場上的量就有可能很大,供大于求,價格就很難上漲。眾所周知,除非涉及到一些非常嚴重、很敏感的錯誤,否則發行單位都不會對錯票進行回收。例如98年出版發行的警察郵票并不是印刷錯誤,而是設計師繪圖時的失誤,多畫了一個手指。對于這個錯誤,郵政并沒有回收,因此這枚票和人民警察中的其他幾枚票一樣,不會變珍貴,目前只是面值價。有人說2012奧運會徽郵票,把CHINA中的N寫成n了,屬于錯票,問有沒有投資價值?看來喜歡較真的郵迷就是多啊,但這同樣是枚沒有任何“錯版”價值的郵票。
問:我聽說郵局出售的所謂“珍藏冊”中有些并非真郵票,我該如何識別?
答:很多人從未懷疑過所購買的郵票,甚至胸有成竹地說:我的郵票都是在郵局買的,怎么可能有假?嗯,那是幾十年前,如今的郵局更像市場,小到月餅,大到金磚,什么都賣,每年還推出不少工藝品,很多人誤以為這是郵票,因為這些產品的包裝上有郵票的字樣,甚至還提供了所謂的“權威收藏證書”,迷惑性相當大。避開這些“工藝品”最有效的方法,只需一招,就是不買任何包裝豪華的冊子,集郵最讓人享受的過程應該是逐套郵票的購買收藏,而非整本。
問:普通集郵者可以通過什么途徑來收藏錯版郵票?其真偽如何判別?
答:相信每個收藏者都希望有機會以普通票的價格來得到“錯票”,因為一旦真正的“錯票”率先被商家發現,就絕無便宜得到的可能。要找出這種“錯版郵票”,只能多跑市場,在淘票的時候憑借火眼金睛來識別,閱覽的郵票越多,碰到錯票的幾率就越大,此外并無捷徑。另外一些印刷上的錯誤,往往隱藏在海量的整版郵票當中,收藏版票的朋友不妨仔細觀察逐一枚郵票的圖案,從中尋覓萬里挑一的“錯版”。
收藏錯版郵票,還要注意辨別真偽。常見的造假手段有:商家把被陽光曬褪色的郵票冒充是顏色變異的錯版郵票,例如1980年T46猴票(目前市場價已達1萬2!)本身為鮮紅的底色,保存不當的話容易褪色,到了90年代市場上忽然冒出的“白猴”,很多商家說是錯版,實際上就是褪了色的猴票;也有用特殊的藥水吧局部郵票圖案或文字擦掉,冒充錯版;甚至整枚郵票都是偽造的。鑒別的方法,是借助40倍以上的放大鏡或紫光燈(針對藥水票),對照普通票進行細節識別。不過如果郵票的價值較高,初入門的郵迷最好還是找有真偽鑒別經驗的高手幫忙,一些老鳥憑肉眼就可以判斷出來。
博主簡介:陳小C,80后郵票收藏家。樂于向大眾普及郵票收藏知識,傳授郵票選購技巧,熱心幫助郵友鑒別郵票的真偽。如果想和小C交流,可加QQ1493690342留言,或加微信號chenxiaocmm,里面有更多實用的文章。小C會抽空解答你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