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嘉峪關魏晉墓室壁畫
在甘肅嘉峪關市東北戈壁灘上,有分布長達20多公里的古墓群。1972年發掘清理了其中8座墓,6座墓中均有壁畫,共有畫面600余幅,絕大部分保存完好。壁畫大多以一塊磚面一幅畫,少量壁畫較大。壁畫顯示出從漢畫向晉畫風格演變的過程,由裝飾畫向獨立的卷軸畫發展的趨勢,藝術風格總體表現為:構圖活潑鮮明,造型簡練,色調明快,賦予生活氣息和民族風格。
(1)《驛使圖》:縱17厘米,橫34厘米,繪于公元三世紀前后。畫面是一個郵驛使騎在紅鬃馬上,頭戴進賢冠,身穿寬袖衣,足登長靴,左手舉木牘文書。驛騎四蹄騰空,信使則穩坐馬背,特別是圖中的驛使臉上五官獨獨少了嘴巴,意在表明昔日驛傳的保密性。這種真實而又寫意的手法,對后世中國繪畫藝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1982年原郵電部選中“驛使圖”為郵票圖案專門發行《中華集郵聯第一次代表大會》紀念小型張,悄然成為中國郵政的“形象大使”。后國家郵政儲匯局發行郵政儲蓄銀行卡,卡面又一次選中了“驛使圖”,進一步向世界展示了古典美。
J85《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第一次代表大會》·魏晉墓室壁畫·驛使圖
甘肅嘉峪關風景郵戳·驛使圖 江蘇江陰紀念戳·驛使圖
銀川郵政儲蓄銀行成立宣傳戳·驛使圖 黃岐集郵日宣傳戳·驛使圖
山東菏澤2002年馬年春節紀念戳·驛使圖
甘肅嘉峪關2012年《驛使圖》風景郵戳
2007-9《中國郵政儲蓄銀行》·驛使圖
2007-9《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小版·魏晉墓室壁畫·驛使圖
魏晉墓室壁畫《驛使圖》原畫
(2)《牛耕圖》:出自嘉峪關魏晉墓室六號墓。魏晉墓室磚畫大多是一磚一畫,高16-18厘米,寬34-36厘米,
先用土紅色起稿,然后用墨線勾出輪廓,筆法粗放,設色單純,富于動感。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山東萊蕪2009年已丑年紀念戳·嘉峪關魏晉墓室壁畫·牛耕圖
魏晉墓室壁畫《牛耕圖》原畫
(3)《狩獵圖》:出自嘉峪關魏晉墓七號墓室。狩獵圖是魏晉墓室壁畫中出現較多的一個內容,圖繪一男子騎
馬彎弓射中野羊,正在追趕逃跑的獵物,反映了當時人們生活打獵的情景。線條簡潔明快,人物面目清晰傳神,四蹄騰空的奔馳駿馬給人以震撼的動魄感。
撫州2008年聯體戳·魏晉墓室壁畫·狩獵圖
魏晉墓室壁畫《狩獵圖》原畫
(二)太原北齊婁睿墓壁畫
婁睿墓位于太原市晉祠王郭村,1980年開始發掘,壁畫共71幅,無題榜,總面積200.55平方米。壁畫繼承顧愷之“以形寫神”的藝術傳統,沿襲漢魏壁畫單純、粗獷的風格,線條洗練遒勁。暈染法運用的相當熟練,人物神態神采飛揚,具有動感。
濱州2002年馬年春節紀念戳·太原王郭村婁睿墓壁畫·出行圖局部
北齊·太原王郭村婁睿墓室壁畫·出行圖原畫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