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大象視界】少見的“最美青花瓷”中,這件的含義或許最深!

LOT1602

明 成化 御窯青花庭院嬰戲圖碗

來源:William Henry Wilkinson爵士(1858-1930年)收藏。

D:22.5cm;H:12cm

估價:1,000,000-2,000,000

我們的標題說“最美青花瓷”,絕無虛言,正所謂瓷器“明看成化,清看雍正”,其中成化一朝的青花胎體潔凈、釉面油潤、裝飾文雅、青花發色柔和、淡雅、清爽,或許稱得上是中國陶瓷史上顏值最高的青花瓷,自古以來,就有著各種美譽:

至于窯器最貴成化,次則宣德。杯盞之屬,初不過數金,……頃來京師,則成窯酒杯,每對至博銀百金,予為吐舌不能下。

——明 萬歷沈德符《萬歷野獲編》

成窯畫筆古今獨步,蓋丹青妙手寄其心力于瓷片之上,故能筆細如發,用青如用墨,點染描畫 ,各臻其妙也。

——民國劉子芬《竹園陶說》

成化青花很美,但也很稀少,民間所藏的成化御窯青花,大多都在頂尖的私人藏家手上,而市場上能夠出現的成化御窯青花,大約平均一年全球拍場出不了那么一兩件,但只要出現在市場上,就會每每受到藏家熱烈的追捧。

成化青花中相對常見的便是下圖的這種宮盌,但紋飾各有不同,據大象的不完全統計,2010年后,全球拍場總共出現過5只成化宮盌,這只明成化青花纏枝秋葵紋宮盌在2013年拍出1.4124億港元。

2013年香港蘇富比秋拍

明成化 青花纏枝秋葵紋宮盌 

成交價:1.4124億港元

大象曾經在頂級私人瓷器收藏家——香港天民樓上手過幾件極為優秀的成化青花瓷。如下圖大象上手的這件成化宮盌,堪稱頂級。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到成窯青花的特點,此件紋飾采取雙線勾勒填色繪制技法,畫工規整, 筆觸秀麗,疏密有致,線條優美自然,給人以清新悅目,幽雅脫俗之感。

明 成化青花宮盌  香港天民樓藏

成化皇帝朱見深(1447—1487)可是一位頗有故事的明代帝王,其父親是曾經一度被蒙古瓦剌人給俘虜的明英宗朱祁鎮,所以朱見深最終能夠當上皇帝可謂一波三折,這種波折或許也對其之后的帝王生涯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成化皇帝朱見深(1447—1487)

成化皇帝稱得上是一位有風度有一定作為的皇帝,他繼位不久就平反了民族英雄于謙的冤案,同時任用賢能,寬免賦稅,使得明朝從動蕩中走向復蘇,反映在官窯瓷器上,景德鎮的御窯廠也從正統、景泰、天順三朝的空白期后恢復了帶有年款的官窯制作,并且創造了明朝瓷器的藝術之巔。但朱見深同時也有不務正業和荒唐的一面,他嗜好道教方術追求長生不老,重用方士張元吉、李孜省等人,在后宮生活上,專寵比他大17歲的萬貴妃,更是被后世屢屢戲說演繹。成化皇帝這種略帶矛盾而又中庸的思想,也體現在了其親筆所繪的《一團和氣圖》中。

成化皇帝  一團和氣圖  故宮博物院藏

我們回過頭來說說成化御窯青花,其之所以被我們美譽為“最美青花”,是因為科學測試表明,成化御窯青花瓷釉中氧化鐵(Fe2O3)、氧化鈣(CaO)含量較低,致使胎質更顯潔白細膩,而其釉色光澤度柔潤溫和,玉質感很強,典型成化御窯青花瓷器所用青料是產于今江西省樂平縣的“平等青”( 亦稱“陂塘青”),其質感和明代永宣時期的進口蘇麻離青有著顯著的不同,不再呈現那種深色的結晶斑,而是呈現柔和、淡雅、清爽的質感,玉質感的胎質和柔和淡雅的青花發色,加上成化皇帝不凡的藝術品位,成就了“最美青花瓷”。


而今天我們的標題說,崇正這件成化青花的含義或許最深,這又是為什么呢?這自然是因為其十分特別的題材——嬰戲圖。

北宋蘇漢臣  《秋庭戲嬰圖》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古代嬰戲紋飾源自于道教、佛教信仰影響,至唐代嬰戲圖已脫離宗教藝術的范疇,成為日常裝飾藝術流行的主題,受宋畫影響,宋金時期陶瓷上的嬰戲題材日漸流行,其內容也越見豐富多樣,宋代磁州、青白瓷上都有繪畫或刻花嬰戲圖的紋飾,一直到明清官窯,嬰戲圖案也從簡單的一二幼童到的五子、八子、九子、十六子、二十子之分,有著多子多福的美好寓意。

明 永樂青花嬰戲圖碗  香港天民樓藏

明代青花嬰戲圖紋飾,最早見于永樂時期,如著名的天民樓所藏的這件青花嬰戲圖碗,稱得上是業內聞名的超級名品,大象也有幸上手過。而二十子嬰戲圖的青花紋飾則出現在成化年間。

而和之前我們所看到的幾件成化御窯青花瓷所不同的是,崇正這件成化嬰戲圖碗并沒有落有成化款。其主要原因前文中我們已經說到,宣德之后,明代歷經了土木堡之變,成化皇帝的父親朱祁鎮被蒙古人俘虜,正統、景泰、天順三朝官窯制品極少,也不落年號,這三十多年我們稱之為“空白期”,直到成化四年才成規模的恢復官窯燒制。因此,在空白期后再次確立官窯寫款,有一個逐步的過程,相當部分成化早期官窯器,就沒有留下落款,但市場上不少無款的成化御窯瓷器,仍然會拍出相當不菲的高價。

2018年北京保利春拍

明 成化 青花竹溪六逸雅集圖罐

成交價:2702.5萬元

無款成化官窯,還是可以有著十分明確的斷代依據的,一方面,從器物本身來看,如崇正這件胎質晰白堅致, 通體施釉清透明潤,頗有玉質感,外壁青花描繪紋飾,呈色柔和淡雅,正是典型的成化平等青發色,符合成化御窯的特征,另一方面,自然是和權威館藏品和窯址出土實物相比對。

在2014年景德鎮龍珠閣北麓天順到成化土層出土與本碗題材一樣的嬰戲碗,比較兩者工藝、彩料之特征,皆高度吻合,應為同一批器皿。同時,我們和世界各大博物館的同類實物相比對:

參閱:上海博物館藏品

參閱:北京故宮藏品

參閱:英國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

參照全球各大博物館的同類藏品,其中只有上海博物館較為謹慎的將其嬰戲碗定為十五世紀中葉的作品(即明成化前后),而北京故宮博物院和大英博物館、英國阿爾伯特則將其藏品明確定為成化器。

2012年香港蘇富比秋拍玫茵堂專場

明空白期/成化 青花嬰戲圖碗

成交價:782萬港元

2013年香港佳士得秋拍

明成化 青花十六子嬰戲圖盌 

成交價:964萬港元

2012年的蘇富比玫茵堂(IV)專場上,一件相類似的青花嬰戲圖碗,蘇富比十分保守的斷代為明空白期/成化,最終拍出782萬港元。之后的2013年香港佳士得秋拍,一件同類的嬰戲圖碗,佳士得斷代為明成化,成交價為964萬港元,過去十年中,同類型的成化青花嬰戲圖碗在市場上出現寥寥可數。

而正如我們今天的標題所言,這種嬰戲圖作為成化御窯,其實更是頗有深意的。前文中我們其實已經提到了,成化皇帝由于一波三折才繼承皇位的經歷,少年生活在動蕩的宮廷生活中度過,或許因此而滋生了某種“戀母情結”,竟長年專寵年長自己17歲的萬貴妃。

萬貴妃雨露獨沾,同時絕不允許其他妃嬪誕下龍種,所以長期以來,成化皇帝膝下無子。但他竟不知道,自己偶然寵幸過的宮女紀氏成功避過了萬貴妃的加害,順利誕下龍兒,在好心太監張敏等人的庇護下,這個唯一的皇子長到6歲,直到成化皇帝有次嗟嘆自己已生白發卻還無后,太監張敏終于道出了真相,皇子終于才和成化皇帝相認。這便是后來實現明朝中興的弘治皇帝朱佑樘(1470―1505 )。

朱祐樘(1470―1505 )

我們前文中說到,嬰戲圖在瓷器上有著多子多福的美好寓意,這種題材對于成化瓷器來說,或許有著更加特殊的意義。

二十名童子在圖中可分四組,第一組的童子在圍缸摸魚。第二組的童子在騎竹馬舉荷,模仿冠蓋車馬;第三組的小童圍坐執筆持桂;第四組的童子在嬉戲俎豆。

童子戲騎竹馬,后一人持蓮蓋其頭上,有若車馬冠蓋,寓意高官進爵。而童子騎馬即馬上添丁。蓮諧音“連”,故持蓮童子又象征連生貴子。蓮又稱荷,荷者“和”也,有子孫和合之意。

另四童子圍缸觀魚,一人捉著魚,其他人探手入缸摸魚,魚諧音“余”,乃《易經·坤卦》“積善之家,必有余慶”之意;“余”字另可通“玉”,童子忙捉的應是金魚,諧音“金玉”,象征富貴有余。

再看另一組童子,一人持筆,一人持桂枝,寓意科場得意。毫筆比喻文人風雅,官運亨通;桂枝則代表蟾宮折桂,象征文星照命,科舉及第。再一人手持塵笏,塵笏象征拂除世俗雜質及煩惱,寓意人生安樂無憂。

再有童子玩戲蟈蟈,蟈蟈古稱“螽斯”,為《詩經·周南》名篇,文中有“宜爾子孫,繩繩兮”之句,寄意子孫興旺,世代昌盛。

整體而言,該碗所繪嬰戲圖反映了古往今來帝王祈求人壽年豐、多子多福、望子成龍的美好愿望。這或許也是天順到成化時期,社會歷經了蒙古瓦剌入侵,皇位更迭后,明朝社會重新趨向穩定發展后,在成化御窯瓷器上所呈現出的某種強烈企盼。

崇正這件成化御窯嬰戲圖來自來William Henry Wilkinson爵士的珍藏,中文名務謹順(1858-1930),英國漢學家,生前曾多次來華,1900至1917年期間任駐華領事,著有多種漢學著作。其在華所得珍寶古玩,由后人家屬保存至今。


崇正春拍古董部分的亮點拍品還有眾多,以下我們簡單的再為朋友們呈現其中的部分:

LOT1937

清乾隆 御制紫砂御題詩澄泥海天初月硯帶原配紫檀盒

16x11.2x2.7cm

RMB:3,200,000-5,500,000

來源:1.清宮舊藏;

2.清溥儀舊藏;

3.清代書畫家、篆刻家李東園舊藏

4.李東園弟子、畫家張魯及其后人舊藏至今

著錄:四庫全書《西清硯譜》第二十四卷

本次崇正春拍古董部分最值得期待的重器之一!乾隆御制的紫砂御題詩澄泥硯臺,歷經清宮《西清硯譜》著錄!

從清宮記錄和現存實物看,這種海天初月硯是當年乾隆御制仿古硯六方一套中的一件,清宮廷以端石、歙石、澄泥、紫砂澄泥為材料制作了數套。完整成套的尚未在民間出現過,只有在北京故宮能見到完整的存世。我們不妨先進行一些比對: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清乾隆 仿古澄泥套硯六方”及其中的海天初月硯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清乾隆 仿古紫砂御題詩澄泥套硯六方”及其中的海天初月硯

左圖為北京故宮博物院“清乾隆 仿古澄泥套硯六方”之一的海天初月硯紫檀盒銘文,右圖為本拍品紫檀盒銘文(崇正本品因常年使用,描金已脫部分)

左圖為北京故宮博物院“清乾隆 紫砂御題詩澄泥海天初月硯”紫檀盒銘文,右圖為本拍品紫檀盒銘文(崇正本品因常年使用,描金已脫部分)

上圖:左圖為北京故宮藏澄泥海天初月硯紫檀盒上的玉,右圖為本拍品

下圖:左圖為北京故宮藏紫砂澄泥海天初月硯紫檀盒上的玉,右圖為崇正本品。

值得注意的是,在落款上每方御制硯臺略有區別,如有落款“乾隆御銘”、“乾隆戊戌仲夏御銘”、“若是乾隆御銘”等,但規制基本一致。

崇正拍品

和故宮所藏的標準件相比對,崇正本品和故宮藏品在硯臺正面邊緣起線離硯邊緣處有微小弧度處理,而絕非平面,宮廷工藝的講究在諸多細節中,都是后世仿品所絕難復制的,御制真品,就是暗藏著諸多“防偽標識”。

崇正本品的御題詩內容與《西清硯譜》的澄泥硯一致,而排版方式與《西清硯譜》中的端硯一致,再觀故宮博物院展覽出的的澄泥海天初月硯背后銘文的部分排版方式亦有所不同,可見海天初月御題詩的排版方式并非澄泥硯就統一為一種排列。這應該是不同的刻款工匠所刻款的習慣不同所造成。

左圖為《西清硯譜》中海天初月硯、右圖為書中的澄泥海天初月硯的排版方式


左圖為書中的端石海天初月硯、右圖為書中的歙石海天初月硯的排版方式

前文中說到,在民間從未所見成套的此類御制硯出現,這是因為乾隆之后,可見有皇帝將單方硯臺賞賜王公大臣的記錄,如袁名曜的《吾吾廬草存》提到嘉慶九年(1804)仁宗皇帝臨幸翰林院,賞給院內一批書籍和文房用具,其中就有“仿漢未央磚海天初月硯一方”。又如咸豐三年趙畇在內廷應制和詩,也蒙賞海天初月硯臺一方。崇正這方海天初月硯便是末代皇帝溥儀賞賜給李東園的。

李東園(1879-1932)是晚清明國時期的著名書畫篆刻家,尤其在東北地區名噪一時,詩、書、畫、印樣樣不俗,堪稱四絕,

民國十七年,李東園參加溥儀萬歲節百人宴(天津張園)合影

李東園才華橫溢,他給溥儀刻的印章得到溥儀的賞識。李東園對也是忠心耿耿,他將自己的長子李榮鎮送去做了溥儀的侍衛。


崇正這方硯臺傳承有序,直接得自于李東園的愛徒張魯,李東園當年將部分御賜印章及古玩字畫贈送給張魯,張魯于2004年去世,其珍藏由其后人保存至今。

清乾隆 碧玉雕八仙過海紋筆筒

來源:法國私人收藏

D:16.9cm; H:17.7cm

估價:600,000-1,200,000

黃賓虹自用手杖

題識:妙合自然趣,人工費剪裁。昔年游覽地,都上畫圖來。賓虹先生雅玩,甲子之秋訓昭刻于西園。

印文:汪

杖頭:黃花梨。

杖身:鐵梨木。??

注:汪懋祖(1879~1953),字訓昭,號石癡。幼時熟讀經書,精工篆隸,尤精工金石、竹、木雕刻技藝。所制手杖極其精致,為時所稱,黃賓虹、許承堯、汪福熙、汪律本等名流所用手杖皆出其手。

L:83cm

估價:400,000-600,000

清中期酸枝框嵌百寶群仙賀壽掛屏一對

W:96; H:141cm

來源:陳玉階先生舊藏(陳玉階:Y.C.CHEN,1922-2012,江蘇江都人,香港著名鑒賞家,與仇炎之為師兄弟。)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明嘉靖青花瓷器官窯怎么鑒別?青花庭院嬰戲圖大罐賞析
元青花瓷 - 4(大英博物館藏)
裝飾繁縟的元青花
舊藏·清 青花瓷
瓷器紋飾—嬰戲紋飾
大英博物館里:藏著的14件元青花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莱芜市| 天柱县| 贵德县| 拜城县| 罗甸县| 如东县| 屏边| 澄迈县| 治县。| 景泰县| 邵阳市| 迭部县| 黑河市| 衡东县| 南部县| 三江| 峨眉山市| 喀喇沁旗| 安国市| 日照市| 长葛市| 元阳县| 元氏县| 安庆市| 偃师市| 澄迈县| 襄樊市| 龙州县| 双柏县| 揭东县| 自贡市| 道孚县| 哈密市| 台东市| 宽城| 白水县| 巴青县| 城口县| 治多县| 辰溪县| 泰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