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靜物攝影師拿到一個從未拍過的或者奇形怪狀的產品時,特別容易懵比。因為在大多數攝影師的腦海里,對拍攝總是有著深深的“套路”。把“類似”的產品用幾乎相同的拍攝手法來做描述。因為這樣不容易出錯…
所以哪怕是很多“老司機”了,拍雅詩蘭黛和拍蘭蔻是一樣的,拍寶馬和拍奔馳也是一樣的。誠然這么做可以鐵保不被廣告公司或者品牌方踢屁股,但真的從抓住產品的“魂”,表達品牌的“調性”而言,那其實是不及格的。就如同奧迪一直宣傳自己的科技,強調“未來感”,但如果你用拍路虎的“套路”去套奧迪的品牌調性那肯定是會出問題的。
當然,僅僅只是做“執行案”追求作品的“完成度“那是可以的。但畢竟如果有機會親自操刀,從設計到執行,那么攝影的”主觀能動性“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今天的這篇文章,我并不想過多地去分享布光的技巧,而是和各位分享一下當拿到一件未曾拍過的產品時,我個人的思考過程也就是對該產品的設計和導控。
攝影的主觀能動性
首先是觀察,它是什么?它的結構特征是啥?比如形狀,顏色。它的材質是什么做?屬于它自己的特殊性?比如與競品相比的獨一無二之處在哪里。只有當你搞清這些的時候才能進入下一步的正確構思和設計之中。
本期模特
它是什么
這次拿到的是一把民謠吉他(并非純粹電子吉他),它可以插電箱,因此有拾音器(所以這個部分必須要在圖片里交代一下)。
結構特征
說實話這把吉他造型很酷,但稍微地有一些繁瑣了。從它的設計結構來看,它取消了傳統吉他的共鳴箱體部分,所以當吉他手不插電箱去演奏的時候,雖然音量挺響但音色相對普通。所以該吉他的設計者或者說賣點應該就是它的外形和它插電后的音色,所以拍攝時需要再一次強調一下它的拾音器(就是圖片中有旋鈕的部分)
它的材質
從琴頭到琴頸再到琴身都是木制結構。而琴身的兩端鏤空的曲線部分則是金屬結構但為了美觀,貼的是木紋。所以在拍攝的時候,我們不但需要告訴大家該吉他這部分正確的結構,也就是拍出金屬的質感;同時也需要把金屬表面貼的木紋表達清楚。
它的獨特性
作為一個吉他業余愛好者,其實這方面我并不專業。于是就去請教了專業吉他的演奏者,得到的答復是除了本身奇特的結構外,它的精髓部分在于下弦枕和弦橋。這個部分的制造工藝配合拾音器才能讓它發出屬于它自己的獨特的聲音。所以這個下弦枕和弦橋將是我本次拍攝時著重要描述和表達的。
為了突出它的曲線設計,同時又能表達出它曲線本身的材質和表面貼的木紋,我決定用逆向的正側型咸蛋光暈去表達,這樣既可以表達材質和表面貼的木紋,也可以通過“靈魂光“的演繹讓吉他充滿著戲劇感。
為了突出它的拾音器,我決定以勾邊的形式去表達。當然手機小圖上可能有點看不清楚,但在大圖的時候是能很清晰地看到輪廓光的。當然勾邊的時候也要兼顧一下吉他底部的小的背帶扣,為了完整性和趣味性。
為了突出該吉他的靈魂競爭力——下弦枕和弦橋——我專門拿了個燈配合硫酸紙以正斜向下的咸蛋光暈去打個橢圓形的光,來表達它的氛圍。這里有一點很關鍵就是不能打得太大,同時這個氛圍光暈要突出漸變感而弱化對比。
最終成片
布光方面,這次用的燈相對較少,7個燈,圖片也是一次型拍攝完畢的并沒有后期做區域合成。
工作環境照和布光圖(不完整版的)
未修原片
本次講述的更多的是思考如何通過燈光正確地表達一個產品的特性和靈魂,所以布光方面的技巧就不做過多的描述了。當然關于如何理解產品攝影中的構思和表達的方式,僅僅只是一個案例的分析是遠遠不夠的,也請各位持續的關注,我會在將來的文章中帶給你們更多的精彩。
特別感謝 | 修圖師:三拳
攝影助理:宋國威
樂器支持:余永利先生
燈光:Elinchrom PRO HD 1000w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