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巴布閱讀館帶領大家一起來回味曾經的年味兒!放鞭炮
古代人便用火燒竹子,使之爆裂發聲,以驅逐瘟神,渴求安泰。火藥發明后,人們將硝石、硫黃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內燃燒,產生了“爆仗”。到了宋代,漢族民間開始普遍用紙筒和麻莖裹火藥編成串做成“編炮”(即鞭炮),燃放時熱鬧非凡,也寄托了漢族勞動人民一種祛邪、避災、祈福的美好愿望。當然現在為了不污染環境,我們不推薦放鞭炮,但我們也可以想著做一些有意義的事,過一個有意義的年。
穿新衣
到新年開始的時候,就要萬象更新,從里到外都有一種新的氣象,衣服就很像穿在身上的春聯,表示對春天的慶賀。但那時候,一年買不了幾件新衣服,全指望過年的時候了。
大掃除
臨近新年,逃不過的一件事就是就是“彈塵”,在年前將房間里外打掃干凈,迎接新年。掃灰塵,洗床單被罩窗簾衣服,能洗的都洗了,擦玻璃,擦柜子,每個角落都清掃一遍,這絕對是過年前最難熬的一關啦,不能出去玩,被父母抓去大掃除。不過小編印象很深的是,小時候每次大掃除總能掃出幾個硬幣來,意外的收獲心情賊爽。
貼春聯
古代人們用“桃符”驅鬼避邪,它以后被紅紙所取代,寫上字就成了春聯。后來人們每到春節,就會把自己的愿望都寫在春聯上面,用春聯來表達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愿望。
壓歲錢
壓歲錢不在多少,用意是鎮惡驅邪,保佑平安。人們認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壓歲錢壓勝驅邪,幫助小孩平安過年,祝愿小兒在新的一年健康吉利。這也是小時候過年最開心的時刻之一。
那時年味是爸爸買回來的肉
是媽媽給我買的新衣裳
是兜里舍不得花的那幾毛錢
是那噼里啪啦金花四濺的鞭炮
小時候,年是期盼…
現在年是超市里的擁擠
是手機里的紅包與短信
是天南地北的奔波
生活越來越好
可那份快樂是否離我們越來越遠
現在生活水平越來越好
似乎人與人之間越來越陌生
其實幸福生活需要我們自己去追求
記憶中的年味也需要我們去找回
那份溫存一直在我們身邊
看我們自己是否有珍惜
新春要幸福
一定要將幸福進行到底
你的年味又有什么故事
或者有什么期待
留言給我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