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孜孜不倦地探尋著花鳥畫既能跟上時代,又不失花鳥畫純真性的出路。他以自己獨特的性靈與筆墨實現著水墨與色彩的交相輝映。他就是當代著名彩墨花鳥畫家——李柏默。
李柏默,畫壇泰斗石齊先生入室弟子,北京石齊畫院副院長,大寫意彩墨花鳥第一人,榮登“大紅袍”畫家,榮寶齋畫院畫家。
1998年深造于北京畫院,師承彭培泉先生,翌年轉入石齊先生門下至今,深得石齊先生器重。融匯石齊“三象合一”理念,鑄就中國大寫意彩墨花鳥第一人。填補中國傳統花鳥重彩領域的空白。
2001年,作品《泱泱古韻》入選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21世紀澳大利亞中國畫大展”
作品《鶴舞太液池》入選“紀念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60周年全國美展”。
2002年,作品《秋酣》入選中國美協主辦的“迎奧運中國畫大展”《秋碩圖》獲“靜思園杯全國書畫大賽”一等獎。
2003年,作品《遙遠的夢》入選中國美協主辦的“全國第二屆花鳥畫大展”。
2004年,《白玉登堂》入選中國美協主辦的“2004年中國畫大展”,《古韻圖》入選中國美協主辦的“中國畫名家邀請展”。
2006年,作品《香遠益清》入選中國美協主辦的“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全國中國畫大展”。
2015年,作品入編《2015中國畫名家年鑒》。
2016年,作品入編《當代實力派書畫精品典藏》,入編《翰墨流韻——2016中國當代書畫家名錄》,入編《藝術百年中國書畫代表人物作品集》。
2019出版大紅袍《中國當代名家畫集·李柏默》。
近年來,作品頻頻在國內外書畫大展中展出、獲獎。作品分別被國際友人和釣魚臺國賓館、人民大會堂、中國美術館、榮寶齋畫院美術館、中央電視臺以及國內外畫廊等個人及多家專業單位、藝術機構收藏。
出版有《中國實力派畫家李柏默作品集》《李柏默畫集》《中國書畫百杰作品集—李柏默彩墨畫集》《大畫家—李柏默作品集》,2019出版大紅袍《中國當代名家畫集·李柏默》。
柏默二十多年一直跟隨我,我十分了解他,他為人熱情、誠實,畫畫聰明、刻苦,再加上中文專業的底蘊,晉商文化的熏陶,他很有文化又懂得變通。我很慶幸有這樣一個弟子,他將來的畫收藏界會更重視,東西好、通俗、耐看,相信柏默將來一定會更加顯耀和出眾。
——石齊
畫家在點線墨色中強調郁勃生機和元氣淋漓的表現力;大膽用色,依情緒起伏跌宕駕馭色彩的變化和層次,在任意潑灑中,折射出生命激情、生命節奏和生命情調。
——清華美術評論家徐恩存
我很敬佩柏默的奮斗精神,他遇到了石齊老師,得到老師的真傳,追隨石老師二十多年。柏默等于站在大師的肩膀上看藝術看世界,開闊的視野,超前的理念,再加上他本人對藝術的真誠,孜孜的付出,終于修成正果,在此我表示由衷的祝福!
——著名人物畫家王志華
李柏默的作品處處顯示著傳統繪畫風格的繼承和叛逆,墨色飽滿大膽,但又常常引入構成、色彩,他在滿密中分章布白,冷暖相襯,疏密照應,虛實相生,以色代墨,用色如用墨,極具時代性,又不失傳統之韻味。地涌金蓮,南國熱帶植物,因花色金黃,形似蓮花,而蓮花之臺座謂佛座,故又名佛座蓮、佛座金蓮。葉形似美人蕉,花期長達數月,花謝則母株枯萎,根部所發新株又相繼長出,新株分植后三年再放花,如此周而復始、生生不息,有萬象更新之意,此花更是佛教圣花,寓意吉祥,開花時節光彩燦燦,宛如佛座金光,令人頓生歡喜之心,留連忘返。
李柏默的這幅作品,大膽使用大面積的紅色與綠色,色彩對比強烈,純凈高格的紅荷和青翠欲滴的荷葉,墨線與色塊,或以白描對比沒骨,或以重彩反襯白描,或以燥顯潤,或以寫映工,營造出畫面凝重渾厚又清新雅致,不失古典神韻又極具現代情趣,既水墨淋漓又色彩斑斕。他以紛呈的色彩,變化的手法,表現自然與生命,畫風在當代花鳥畫獨具一格,看他的作品總有一種讓人品讀不盡的意蘊。
李柏默的作品色墨交融,結合花的造型、彩陶圖案和奇幻背景的襯托,相互生發,墨彩流溢,構成不同尋常的彩墨風韻。其中彩陶、瓦器,腹大口小者,叫缶,民間以此物為聚財之物,缶與福諧音,腹大福大也,又以此為平安吉祥之物,常供之于壁,文人則以此為聚財之物,有人送吳昌碩一缶,他就以老缶、缶廬、缶道人為別號。白石老人則常把缶和牡丹畫在一塊,題曰富貴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