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侯登華 | 孝中67班往事

往期回顧 

·  得過獎的展品

·  平遙年會又相聚

作者:侯登華
八十年代初,“文革”剛過,改革開放伊始,百廢待舉、百業待興。社會風氣清新,人們淳樸、真誠、向上而貧窮。隨著文化的漸次開放,學文化的熱潮興起,曾經被禁錮的書籍,如我國傳統名著、世界名著等等,開始重新印刷出版。篤信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的人們如饑似渴地獲取知識,如久旱甘露。大大小小的各類學校如雨后春筍般涌現,許多青年下班后,從各自工作崗位涌入學校,刻苦學習,吮吸著久違的文化乳汁,找尋過往的失落,探求消失已久的希望,人們對未來充滿憧憬和追求。八十年代中學生活更具有那個時代的鮮明印跡。其光影、氣息和氛圍都與今天的學校有著迥然的不同。 學校也似乎經歷一個漫長的凜冽寒冬,迎來一個萬物勃發的盎然春天, 一切都充滿希望。 ”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一切都欣欣然張開了眼。 ”(朱自清《春》 )。

01

八十年代初期,孝義新城只有兩縱兩橫的四條街道,人口估計也不過寥寥三兩萬。當時的孝中校園坐落于新城最邊緣的地帶,兩邊都是農田。校園里的建筑——辦公室、教室和宿舍都是清一色的土灰色平房,一排排大致排列成行,大門入門處是幾間辦公室,絕大多數教師應該是沒有辦公室的,因此,師生間絕大多數的交流都在教室公開進行,所以當某個老師在全班同學面前訓斥某個犯錯的學生時,該同學往往會有被群毆的感受,讓我想起這與當時全國各地廣為流行的把小偷游街示眾的場景頗具異曲同工之處。有時,有重要的事情,老師們也會把學生叫到家里去,老師們的家就在校園的后部,是更加低矮的三兩排平房。校園內最高大顯眼的建筑就是幾排教室了,記憶中67班教室應該位于首排首位,教室每間大約三四十平米,每個教室塞滿了六十到七十不等的學生,隱約記得高一時每個班定額50人,之后一直增加插班生,在高三文理分班后達到巔峰的70多人。學生們身著清一色藍灰色或者軍綠色衣褲,雖不能說是掣襟露肘,鶉衣百結,但也常常打了或大或小的補丁,腳穿家人自制的千層底黑布鞋。記得有一年過年,家人給我買了一雙白色塑料底布鞋,著實讓我興奮了好幾個月。

當時師生中是絕沒有胖子的,學生們幾乎個個面有菜色,但大都有雙炯炯有神的眼睛。67班綽號為“胖兒”的張勁飛,看當時的照片也是一副營養不良的模樣,更遑論胖了。學生們每人一個破舊的小課桌,里邊也同樣塞滿了課本以及各科老師們親手活板印刷出來的復習資料。在當時,這些資料是學生們最金貴的東西,大都是老師或者同學們想方設法弄到的國內某著名學校的復習提綱,亦或是某牛學的模擬考題。在那個學習資料極度匱乏的年代,活板印刷術在孝中得以盛行,印刷各種學習資料蔚然成風。一般是由各科老師親自擔當(偶爾也有字跡好的學生),手工刻模版,然后再一頁頁手工印刷,印刷出的資料字跡或工整或潦草,明顯打上各科老師們的烙印,紙張粗造鄙陋,常常模糊不清。記得當時最牛的學習資料出自海淀教師進修學校。那個時期,如果某個同學手里有本油印的海淀教師進修學校的某科復習小冊子,必定整天眾星捧月般地被一群學生圍獵,享受著帝王般的待遇。十年后,我在北京上學,仍有孝義鄉親托我到海淀買高中復習資料。老師們絕大多數其貌不揚且衣著樸素,與講臺下學生也沒有什么太大的分別,只是頭發上、衣褲上永遠沾滿了白色的粉筆灰。但一旦站上講臺,個個像是剛抽了大煙般的神氣十足、生機勃發,講話更是中氣充盈,每每意氣風發、氣吞萬里如虎般地一堂課下來,大有余音繞梁,三日不絕的意味。
每到冬季,教室、宿舍、辦公室都要生煤爐取暖,因此常常是各個房間暴土狼煙、烏煙瘴氣,師生們個個灰頭土臉。教室后邊,大約在校園的中部,是一排排低矮的平房,這就是學生宿舍了,稱之為 “號”。由于每個號只留有一兩個小窗戶,號子里總是里黑咕隆咚的,每號往往都是兩排幾米長的大通鋪,密密麻麻擠擠插插地排滿大約二十幾個甚至三十幾個學生的形形色色的床鋪。一個班一般是男女生各有一個號,各號把班里住校的男女生統統塞了進去,經常聽住校的同學講,自己的床鋪如何被擠,睡覺翻不了身。由于學校沒有公共澡堂,在寒冷的冬季里,學生們數月不洗澡是極為常見的,因此,學生們的內衣上、號子的床鋪上虱子跳蚤等很普遍。經常看到被咬的實在不行的學生們聚在一起捉虱子跳蚤, 用開水澆床板等。
校園后部是運動場,有田徑場、足球場和籃球場,所謂的運動場無非是在稍微平整的大片黃土地上裝了些簡陋的自制器械,如籃球框、單雙杠、軟梯等,遇有比賽時,師生們會臨時用白灰施劃出籃球、足球、羽毛球等場地的邊線,如此而已。運動場邊緣的軟梯應該是早已消失了,但在軟梯下邊的土壤里應該還埋著我磕落的半顆牙齒,那是當時攀爬軟梯時釀成的悲劇,時至今日,當我咀嚼食物,無意觸碰到我的半顆門牙,記憶就會把我拉回到那個閑適的午后,我們很多相對輕松愉悅的下午活動時光大都是在這里度過的。

02

我們那級學生共有6個班,從67排到72,高三時文理分班,72班成為我們這屆唯一的文科班,67班是首班,頗有尖子班、實驗班的味道,自然成為大家眼中的香餑餑。孝義縣里的頭頭腦腦,社會賢達、知名人物的子弟在班里占有較大比重。我之所以能進入,一則我的中考成績還算不錯,排在中等靠上的位置,對此,班主任董文元老師在開學后的相當長一段時間里一直懷疑我的成績的真實性。他認為,我吊兒郎當不刻苦學習,不可能取得這樣的成績。此事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我的學習積極性,此后我曾思忖,莫非是董老師的激將法;二則有賴于我們同村的孝中司務長幫忙,考慮到司務長在物資匱乏時代的重要性,他的作用應該是主要的。
67班的學生大體由三部分組成,各占約三分之一左右。一部分學生來自孝義縣城政要、社會賢達等人士子弟,代表人物包括張孝生、王海濤、胡志強、范志文、馬胄、趙超、張勁飛、石慧杰等人,他們中的許多人在孝中乃至孝義縣都是響當當的人物,究其原因,或者因為父母比較知名,或者因為自身學習成績出類拔萃,當然也有相當比例的同學二者兼有,這些同學學習成績名列前茅,在學校的各種活動中也是活躍分子,自然站在67班乃至于孝中的舞臺中央, 備受關注。

第二部分學生來自駐孝義的單位子弟,比如五零部隊,呂梁地區二級站的八大公司(屬于計劃經濟產物,八十年代開始逐步退出歷史舞臺,我父親就是在其中的呂梁地區醫院公司工作),山西省七二五印刷廠以及九處、十四號等駐孝義單位,比如李平吉、韓升、武志剛、鄧范紅、楊勇、趙慶燕等,當時普遍認為這些同學學習的專注程度不夠,學習成績大都屬于中等左右水平,這些同學說普通話,很多人不是孝義本地人,和以孝義本地人為主的同學有一定的距離,很多奇裝異服也出自這個群體,因此,他們多少有點特別,顯得另類一些。
第三部分學生來自孝義的農村地區,是住校生,很多人家境貧窮,經常看到返校的農村學生蹬著破舊的自行車,車身的亮漆早就剝落,渾身上下都是黑黑的,車鈴、車梯、車閘、擋泥板早已不翼而飛,用腳踩在前車輪上進行腳動剎車。車上馱著一袋子從家里帶來的干糧,這就是他們一周的口糧了。有些地處較為偏遠山區的同學,絕對距離雖然不是特別遠,但崎嶇的山路使得他們回趟家需要邊騎邊推,輾轉跋涉大半天的時間,并且現在想來,有些家境極度貧困的學生常常是食不果腹的,記得高考體檢時,67班有些學生由于學習過于刻苦且營養不良導致肺部肝部疾病。
由于各種原因,67班在孝中是受到矚目的,不僅僅是因為67班學習成績同屆最好,甚至也是歷屆最好,我們的班主任董文元老師還要求在學校的各種學科競賽,乃至歌詠比賽、籃球比賽、長跑等體育比賽中都要獨占鰲頭,67班參加任何比賽,簡直就像是中國的乒乓球隊參加國際比賽,亞軍就意味著失敗。記得有一次學校組織籃球比賽,在塵土飛揚的黃土地上兩班人馬鏖戰正酣,比賽進行大半,67班比分仍落后對方,武鵬飛、張孝生、張勁飛等主力隊員個個氣喘吁吁,67班啦啦隊們焦急萬分,這時,班主任董文元老師果斷請求暫停,并力排眾議,換上比賽開始后一直坐在冷板凳上的張鐵牛同學上場,張同學一上場,果然不同凡響,連中三元,最后奠定比賽勝利。凡此種種,使得67班的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腰桿也會挺的直一些,頭也會抬高一分,加之在一群清一色灰頭土臉的學生中,我們班偶爾會出現衣著光鮮,臉蛋或潔凈或略施粉黛的少男少女,引人注目那是必然的。記得有一次,67班有學生穿了一件款式和顏色都很新潮的衣服,瞬時在孝中所引起的轟動,一定程度上可以媲美哥倫布發現新大陸。
需要說明的是,如果按照今天的標準,67班有一些同學應當歸于高富帥、白富美行列,可惜他們生不逢時,在只認學習成績,不問出身的八十年代,成績平平的高富帥白富美們,應該是背負了來自家庭和社會的更多嘲諷和壓力,想必是非常郁悶的。例如有同學雖貴為孝義高官子女,典型高富帥,但卻未能通過高考這一獨木橋,經幾次高考均落第, 最終結果令人扼腕。

03

67班官方大事,我或者本就不知道或者記不大清楚了,這里記錄一下我親身參與的幾件小事。需要說明的是,八十年代初期,孝中的學生們堅決貫徹男女授受不親的古訓,男女學生是絕對不來往不說話的,也只是到臨畢業時才傳出某些同學比如王強同學談戀愛的新聞。所以,幾件事情參與者基本都是男同學,一次是和張孝生、馬胄、馬紅兵、石慧杰等同學掀起的下象棋風潮,剛開始時,同學們在課間時間捉對廝殺,弈在其中,樂在其中,其后吸引了班里大多數男生參與,隨后發展到自習時間,甚至上課時間都在偷偷下棋,高峰時,67班出現十幾副各式各樣的中國象棋,包括許多自制的紙質象棋和自畫的象棋棋盤,很多同學沉溺棋中不能自拔,最終,引發班主任董老師的雷霆之怒,象棋活動戛然而止,遺憾的是,最終67班沒能涌現出像胡榮華柳大華那樣的中國象棋國際大師,僅僅培養出像馬紅兵王海宏這等校一級冠軍,我也在此后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象棋比賽中獲得過冠軍,不得不說,也許董老師當時真的太武斷了。另一次是讀報風潮,當時包括王海濤、張孝生、馬胄以及我本人在內的很多同學家里都定了參考消息、中國青年報、人民日報、山西日報等報刊,剛開始,無意中有同學把家中長輩看過的報紙帶到了班里,卻引發同學們傳看,以至于在67班掀起讀報風潮,許多同學包括我自己上課聽講實在瞌睡難耐,就偷偷拿出報紙貓幾眼,起到了清醒劑的功效,同好們經常聚在一起煞有介事地探討國內外大事,縱論大國合縱連橫,此風潮對于地處黃土高坡小縣城不諳世事的中學生們開拓視野,應是大有裨益的,現在從事國際事務的同學如王海濤、范志文、馬高亮、張金藝等,不知是否是此時埋下的萌芽。此外,馬胄、王雙平、韓升和我等同學發起參加中國青年報社組織的全國課外知識競賽,中國青年報上登載了數百道各種千奇百怪的課外知識題目,我們花費了近一個月的時間,走遍孝義縣的圖書館,訪遍孝義縣的賢能高人,近乎完成了所有的題目。記得有道題目是《胡桃夾子的作者是誰?這一今天看來簡直簡單的有點腦殘的題目,諾大孝義縣竟然無人知曉。

事實上,當時學生的學習是非常刻苦的,學校早自習6點開始,晚自習10點結束,整天從早到晚都在上課、自習,到高三晚自習后教室熄燈,所有的同學都會拿出蠟燭秉燭夜讀,由于這個時間不是學校法定自習時間,老師們幾乎不加管束,學生們可以相互交流、爭論,正是得益于這種相對寬松的環境,使得基礎較為薄弱的我,在一個個昏暗的燭光夜中得以提升。但不幸的是,到高考時67班幾乎所有的同學都已經深度近視了。
當時對于任何一個學生,無論來自城市亦或鄉村,考上學校是唯一的出路。而孝中的學生大都來自農村,能上到高中已經屈指可數,被村里人視為文曲星了,而能考上大學更是鳳毛麟角,被認為是天之驕子。據我所知,孝義縣很多村子的首位大學生就產生于我的同學中,67班最后絕大多數同學都考上了各級學校,從清華大學等重點大學到汾陽衛校等中專學校,雖然有的同學是經過一年甚至幾年的復讀,可以說,高考結果直接改變67班幾乎每一個同學的命運,我們中的不少人一夜之間完成了身份的轉變,從黃土高坡的窯洞,進入到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甚至遠赴比利時、美國、加拿大等國家。

04

八十年代初,經歷十年浩劫,國家勵精圖治,尊師重教,1985年9月10日,第一個教師節設立,教育界歡呼雀躍,社會對教師更是刮目相看,教師地位扶搖直上。孝中之所以遠近聞名,是因為有一批文革中被下放改造的知識分子以及新入職的一些青年才俊,他們雛老結合,在很多方面開孝中教育之先河。
當時,孝中老師們個個是被人艷羨的對象,尤其是業務能力突出的教師更是校園里的帝王,身披光環,很長一段時間,簡直是神一樣的存在,無疑是孝中最靚麗的風景線。教師群體中的少壯派老師,雖然大都是剛剛畢業的年輕人,學校也普通,比如呂梁師范專科學校之類,但對一個縣級中學來說,他們已屬高級知識分子。我們這屆幾個重量級班級67、68、69等班的班主任都是近幾年從呂梁師專畢業的新銳,這些老師本就年輕氣盛,又被學校委以重任,加之胸懷大志,自然志得意滿,個個意氣風發,氣吞萬里如虎。另外,教師中有些是從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流落到山西的知識分子,從下放勞動改造到回歸教學實在是環境的極大改善,雖然他們大都半路出家,文化知識儲備稍顯過時,但他們對孝中心懷感激之情,全身心投入到教書育人的偉大事業中。很顯然,大多數孝中的老師用今天的標準看,教學水平和知識儲備都差強人意,顯然不能用知識淵博來形容,但在那個知識極度匱乏的時代,他們殫精竭慮地投入到教學中去,培育出一批批國家的棟梁之材,成績斐然。例如,孝中有個南方某城市下放的化學阮老師,孤身一人在孝義,其生活的全部都是教學,整日滿腦子都是化學公式。有一年過年,孝義人家家戶戶包餃子,從未包過餃子的他心血來潮買來餃子餡和餃子皮,但舞弄半天怎么也包不好,于是,干脆將餃子餡和餃子皮一起放入鍋中,美名曰“化學成分相同,反應反應就可以了”,一時傳為美談。另一廣為傳頌的孝中老師,自身初中畢業,通過不斷的刻苦鉆研,最終熟練教授高中學生數學,并自創教學新方法,成為孝中教學名師,聲名遠播。

67班的班主任是董文元老師,董老師教化學課,特點是上課幽默風趣,具有大家風范。站在講臺上,董老師從來不帶任何的教材和教輔資料,經常是兩手一背,搖頭晃腦、手舞足蹈地開始講課,所有的化學公式都像是裝在他的腦子里,時不時拿起粉筆,疾風勁雨般寫出一堆的化學反應式,最后的口頭禪是“看看就這么簡單,大腦得多反應反應”,宛如諾貝爾獎獲得者在作報告。董老師的啟發式教育、調動式授課,給呆板、枯燥的化學課平添許多樂趣。此外,董老師注重因材施教,能夠針對67班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教導,印象最深的是董老師對學生恩威并重,厲聲訓斥秒變循循誘導,火候拿捏恰到好處。我曾有幸得到董老師召到家中面批,當時有韓升同學陪同,我是因為遲到早退不上早自習,韓同學不記得什么原因了,總之,最后的結果是我和韓升被勒令停課一周。這下愁壞了我倆,倒不是怕耽誤功課,主要考慮如何瞞住家長。此后一周, 我倆每天裝模作樣,背著書包,興沖沖地出門,接著是滿世界瞎轉,就是不敢去學校,直到下課時間到才敢回家,想想當時的孝義新城,實在荒涼,滿打滿算兩縱兩橫四條街道,停課那幾天,真是走遍了孝義新城的每個角落。董老師一直在孝義教育戰線勤勤懇懇工作,后被委以重任,擔任了孝中的校長。
68班班主任馬呈元老師則是與眾不同的存在,有趣的是,馬老師以及馬老師的父親老馬老師父子同在孝中任教。老馬老師是萬金油,無論哪個年級、哪門課缺老師他都能頂上去。印象中,67班好像有兩三門課都是由老馬老師披掛上陣,老馬老師經常用標準的“孝普”大聲說“瞅著你的課本,翻到第幾頁”,聽起來別有風味。馬呈元老師是我們的英語老師,子承父業,更是承襲了父親的“孝普”,講起課來抑揚頓挫,最善于自問自答。此外,馬呈元老師的衣著雖然不能用光鮮來形容,但也絕對是衣服潔凈筆挺,頭發梳成偏分,光滑而不亂,尤其是經常穿著一雙釘了鐵掌的光亮皮鞋,在教室講臺上下踱步,發出的聲音鏗鏘悅耳,多少為孝中的教師挽回些許的尊嚴,馬老師在當時想必激起無數的羨慕嫉妒恨啊!當然馬呈元老師引以為傲的遠不止這些,馬老師的英語課程在當時是開了孝中英語教學的先河,由于當時高考不考口語聽力,所以八十年代的英語教學與學習有兩個特點,一是中式英語,滿世界甚至教材上都充斥著Comerade Wang,Teacher li等不倫不類的說法;二是啞巴英語,67班乃至整個孝中幾乎所有的學生讀英文文章尚可,但絕對張不開口,也很少接觸過地道的英語。由于英文教材有限且落后,上文說到的活板印刷,馬老師就是最積極的倡導者和參與者,活板印刷英文資料成為馬老師的日常工作,到我們高三階段幾乎每周都會印發英文資料、卷子,大量的英文原著、名篇進入我們的視野,通過此舉,馬老師把我們帶入一個全新的世界,例如丘吉爾We shall never surrender的二戰演講、羅斯福Pearl harbor speech的對日宣戰演講、馬丁路德金I have a dream的演講原文等,以及英語世界最著名、引用最多、名垂青史、聲震寰宇的演講——林肯Gettysburg address的演講等等。此外,最早的英語聽力訓練也是從馬老師的錄音機中獲得的,當時馬老師用一個應該是屬于他自己的三洋牌錄音機,錄了標準的英文課文朗讀,在課堂上反復播放,然后一邊踱步,一邊輕聲跟讀,最后,他竟把我們所有的課文背得滾瓜爛熟!記得上大學后,學校搞過一個英語競賽,我出人意料地得了一等獎,其實并不是我英語學得多好,而是競賽中涉及到英語世界一些著名的演講演說。多年以后,我大學畢業,工作中遇到挫折,躑躅彷徨、無所適從的時候,又是馬老師指點迷津,拯救了一個迷茫的靈魂。
馬老師在教完我們這屆學生之后,踏上負笈求學之路,成為中國政法大學的教授, 我國著名的國際法學者。
69班班主任張國強老師是我們的物理老師,張老師性情溫和,溫潤如玉,總是一副笑瞇瞇的表情,講課總是慢聲細語,張弛有度,總是給人“潤物細無聲”的感覺。 數學老師是任心恩老師,任老師講課極其投入,講到緊要地方,往往突然提高了音量,有點聲嘶力竭的感覺,任老師一節課酣暢淋漓地講下來,宛如剛參加一場競爭激烈的馬拉松比賽。此外,任老師對付不好好學習學生的絕招是“爬黑板”,就是讓學生在黑板上解數學題,如果做不出來,難免會享受任老師劈頭蓋臉的一通猛批。我們語文比較特別,三年之中,大約換了五六個老師,每個老師輪流講,長則半年,少則一兩個月,我想,67班學生思維發散,大約多少與此相關。
如今,幾十年過去了,當年的中學生活如同一件珍貴的紀念品,珍藏在每一位親歷者的心底,歷久而彌新,散發出一種清澈的光芒,穿過時世的塵埃,穿越時空的阻礙,照亮混沌的當下。
曾記得老同學聚會,有人突然哼起那首八十年代的經典歌曲——“年輕的朋友來相會”,瞬間點燃全場,“蕩起小船兒暖風輕輕吹,花兒香,鳥兒鳴,春光惹人醉,歡歌笑語繞著彩云飛。啊,親愛的朋友們,美妙的春光屬于誰?屬于你,屬于我,屬于我們八十年代的新一輩!”
那是一個特別的時代。

更多人在讀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2016上半年教師面試之結構化真題
學生犯錯對老師說“你打我試試”,老師試了之后,結局在情理之中
誰為讀書負責?
若無清風掃秋蟬,定有胡楊伴午眠
『壞學生』的班主任
教師師德演講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曲水县| 西乌珠穆沁旗| 定安县| 黔西县| 天津市| 沾益县| 闽侯县| 米脂县| 合肥市| 麻栗坡县| 长葛市| 霍林郭勒市| 突泉县| 乐昌市| 广河县| 平度市| 凭祥市| 乐至县| 工布江达县| 绥化市| 新巴尔虎右旗| 灌南县| 宜黄县| 鱼台县| 安塞县| 布尔津县| 河东区| 兴仁县| 百色市| 南乐县| 丽水市| 临江市| 拜泉县| 双城市| 盐池县| 凤冈县| 武穴市| 长丰县| 永年县| 武山县| 乡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