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勁揚帆正當時,“龍頭”領舞惠“三農”。
伴隨波瀾壯闊的農村改革,我國農業現代化的進程不斷深化。這其中,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作為農業經營的關鍵主體,40年來迅速發展壯大,2018年底已達到8.97萬家,比本世紀初增長2.3倍。
與此同時,組織模式不斷豐富,與農戶聯結日益緊密,龍頭企業正成為帶領農民闖市場、保障農產品供給的重要支撐。鄉村振興大幕已拉開,產業興旺是首要任務;作為重要的引領者,龍頭企業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規模種植
龍頭企業發軔于20世紀80年代,旨在解決農民分戶經營與市場銜接的難題。一路走來,特別是21世紀到來前后,農業產業化得到中央認可而迅速發展,龍頭企業也如雨后春筍般遍地開花,漸成燎原之勢。
按照市場需求組織生產,龍頭企業能有效帶動農業結構調整,破解農產品買難、賣難問題,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發揮了重要作用。
現代化種植蔬菜
中央因勢利導,成立由原農業部牽頭的全國農業產業化聯席會議,并在2000年認定第一批國家重點龍頭企業。按地域劃分,名單第一位是北京順鑫農業,如今該公司已發展成集生物釀造、營養肉食、安全農品等于一體的上市公司,在首都農業中地位舉足輕重。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今年下半年以來,穩定恢復生豬生產,著力保障市場供應是當前畜牧業工作的頭等大事。作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廣東溫氏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多措并舉保供給,努力提升供應量。據統計,2018年,溫氏股份生豬出欄量為2229.7萬頭,生豬銷售收入達329.4億元,二者雙雙位居全國第一;2019年1-10月,累計上市肉豬1642.43萬頭、肉雞7.36億只,體現了其承擔保供給社會責任的能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龍頭企業順應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形勢,逐漸成為優質高端農產品供給的主力軍。這一進程中,很多龍頭企業將成熟的商業模式和經營理念引入農業,帶動農戶發展既適宜本地資源稟賦,又具有市場潛力的特色產品,成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排頭兵。
目前,全國有一億多農戶與龍頭企業簽訂訂單,形成了糧食產業的“新雁陣”;超過50%的省級以上重點龍頭企業獲得綠色、有機、地理標識等認證。
離農業最近,聯農民最緊。帶動農民增收致富是龍頭企業區別于一般工商企業的本質所在,也是政府支持龍頭企業發展的初衷所在。
自產生以來,龍頭企業不斷創新優化聯農帶農機制,帶動農戶數量越來越多,增收效果越來越明顯。從最初簡單的產品收購,發展出訂單合同、合作經營等方式;從讓農戶掙薪金、收租金、得售金,發展到享返利、分股金。
新希望集團的協同產業鏈模式就是其中的好做法。為保障農戶利益,一方面集團與農戶協同,向其提供種豬、飼料和養殖技術、金融擔保服務,以及后期收購與屠宰加工、銷售服務;另一方面與交易伙伴協同,形成穩定的供應鏈。對農民而言,擴大了規模,降低了風險、提高了利潤。
截至目前,新希望集團已在山東、江蘇、四川等地創建了七大特色培訓基地,在全國25個省的330余個縣完成了1100余場新農民培訓,涉及農村電商、鄉村旅游、產業經營等多個方面。
打贏脫貧攻堅戰,產業扶貧是關鍵。近年來,廣大龍頭企業積極響應中央號召,以產業扶貧為重點,通過托管代養、培育產業、創造就業、吸收入股、服務支持等方式,積極帶動貧困地區發展特色產業,深入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逐漸成為產業扶貧的重要貢獻者。
截至2018年底,以龍頭企業為主體的農業產業化組織輻射帶動超過一半農戶,農戶年戶均增收超過3200元;省級以上重點龍頭企業與國家級貧困縣合作創建綠色有機基地超過1300萬畝,直接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超過9700家;832個國家級貧困縣共培育市級以上龍頭企業1.4萬家,這些企業更是直接對接貧困戶,幫助他們脫貧致富。
在帶領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和廣大農戶抱團發展中,在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中,龍頭企業也在不斷聚集產業要素,構建起龍頭企業、新型經營主體和農戶分工明確的體系,形成了培育一個企業、壯大一個產業、致富一方農民的格局。
長期以來,龍頭企業是引領農業科技創新、推動農業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龍頭企業充分發揮創新機制靈活、研發針對性較強、成果轉化率較高的優勢,推動產業鏈延伸、價值鏈提升、核心競爭力增強,并帶動產業鏈各主體打造完整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河北雪川農業通過馬鈴薯產業鏈,建立起以政府組織為監管、雪川農業為紐帶、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為基礎、雪巖農業聯合社為利益聯結分享平臺的馬鈴薯產業聯合體。投資7000萬元建成總儲量8萬噸的現代化倉儲庫,免費提供技術管理和倉儲業務,使得當地的馬鈴薯產業鏈日趨完善,成為助農增收的特色產業。
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入,我國城鄉居民消費結構升級、消費方式變化以及信息技術快速發展,龍頭企業積極踐行產業融合發展理念,推動農業與文化旅游產業“聯姻”、與“互聯網 ”深度結合,發展休閑農業、創意農業等新興產業,拓展電子商務、網絡互聯等新興業態,成為鄉村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引領者。
截至去年底,省級以上重點龍頭企業科技研發投入同比增長超過15%,擁有研發科技人員超過60萬名,近三成的龍頭企業科技研發投入占年銷售收入的比重超過1%;超過四成的龍頭企業建有專門研發機構;1/8的龍頭企業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稱號。同時,超過4成的省級以上重點龍頭企業通過互聯網渠道開展農產品銷售,互聯網銷售收入同比增加15.64%;1/6以上的龍頭企業發展休閑農業等。
持續用力,久久為功。面對新時代的新機遇新挑戰,需要繼續堅持深化農業農村改革,釋放龍頭企業發展活力,堅持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堅持以農為本理念,堅持發揮政府引導作用,為構建新時代鄉村產業體系、夯實鄉村振興產業支撐注入源源不斷的強大動力。
來源丨農民日報
記者丨王壹
編輯丨趙飄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