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共和國(捷克語:?eská republika;英語:The Czech Republic),簡稱“捷克”,國土面積78866平方公里,與德國,奧地利,波蘭,斯洛伐克四國接壤,是位于中歐的一個內陸國家。在捷克的國際通用稱呼方面,雖然習慣上英語多數是以Czech Republic稱呼之,但事實上在一份1993年時公布的官方文件中,捷克外交部要求世界各國在地理用途上提及捷克這地區時,應該用Czechia(相對捷克語中的?esko)這名稱來稱呼之,而Czech Republic則保留,作為官方文件時使用,其國際代碼為CZ。
公元6世紀,斯拉夫人開始在此地定居,870年建立波西米亞公國,1002年起成為神圣羅馬帝國的諸侯國。 1198年被神圣羅馬帝國皇帝升格為波希米亞王國。其首都布拉格在14世紀末曾為神圣羅馬帝國的中心。 1419-1437年,捷克地區爆發了反對羅馬教廷和德意志貴族的胡斯運動。1620年,被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吞并, 直到一戰結束后,奧匈帝國瓦解,1918年10月28日與斯洛伐克聯合建立捷克斯洛伐克。1960年改為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1989年成立捷克斯洛伐克聯邦共和國,1993年1月1日起與斯洛伐克和平地分離,成為獨立主權國家。
捷克是一個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1999年加入北約,2004年加入歐盟。于2006年被世界銀行列入發達國家行列。
政體
捷克采多黨議會民主制,政府首腦為總理。捷克國會(Parlament ?eské republiky)是兩院制:下議院(Poslanecká sněmovna,200人)和上議院(Senát,81人)。
國會聯合推選的總統5年一任,可連任一次。總統為名義上首腦只有有限權力,多數決策由國會認可,但是極特殊狀態下可以解散國會。他也負責提名總理和內閣成員。自2013年1月開始,總統將通過直選兩輪選舉產生。
大的政黨有偏右的公民民主黨和左派的捷克社會民主黨,中間偏右的基督教民主聯盟-捷克斯洛伐克人民黨和綠黨是小黨。2010年議會大選雖然社會民主黨獲得最多議席,但是議席第二的公民民主黨與基民盟組成執政聯盟在執政。
2013年1月首次直選總統,米洛甚·澤曼(Milo? Zeman)獲得54.8%選票當選為新總統。
憲法
1960年7月,國民議會通過憲法,改國名為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1968年10月,國民議會通過憲法法律,規定捷克斯洛伐克是由捷克族和斯洛伐克族兩個平等民族組成的聯邦制國家。1989年11月,聯邦議會取消憲法中關于捷共在社會中領導作用的條款。1990年4月,聯邦議會通過憲法修正案,將國名改為捷克和斯洛伐克聯邦共和國,并修改了國徽。1992年11月25日,聯邦議會通過了“聯邦解體法”。12月15日,捷克民族議會決定接管聯邦議會的職能,并于16日通過了新憲法,改國名為捷克共和國,修改了國徽,確定了多黨議會民主制和平等、自由、法制的原則。新憲法于1993年1月1日生效。
歷屆總統
捷克斯洛伐克聯邦共和國總統
瓦茨拉夫·哈維爾(捷克語:Václav Havel ,1936年10月5日—2011年12月18日),一譯瓦茨拉夫·哈韋爾,捷克劇作家、政治家、導演、編劇、演員。
哈維爾出生貴族企業主家庭。1957年畢業于捷克工業高等學校經濟科。1959年后從事戲劇創作,進入ABC劇院、扎勃拉德利劇院,先后擔任舞臺技術人員、編劇、助理導演、劇作家,其間曾在音樂藝術學院戲劇系學習。1960年開始為巴魯斯特拉德劇院工作。1968年成為無黨派人士俱樂部成員,任獨立作家俱樂部主席。1968年之后,由于發表時議、加入反對派組織并參加“七七憲章”運動,被禁止從事藝術活動,三次入獄。1983年因肺病出獄,繼續擔任七七憲章的發言人,并不斷發表劇作與批判文章,多次被拘留。1988年發表《公民自由權運動宣言》。1989年作為“公民論壇”的主要領導人物,在“天鵝絨革命”中發揮重要作用;12月當選為捷克斯洛伐克聯邦共和國總統。1990年至1992年間擔任捷克斯洛伐克聯邦最后一任總統,1993年至2003年擔任捷克獨立后的第一任總統。卸任后繼續投身文學創作。 2011年,哈維爾去世,享年76歲 。
代總統 揚·斯特拉斯基(Jan Strasky)1992年7月20日—1992年12月31日 公民民主黨
捷克共和國總統
瓦茨拉夫·哈韋爾(Vaclav Havel,1936-2011)。1936年10月5日出生于捷克首都布拉格一個貴族企業主家庭。1957年畢業于布拉格理工大學經濟系。1957至1959年服兵役。后從事戲劇創作,在ABC劇院、扎勃拉德利劇院工作,先后擔任舞臺技術人員、編劇、助理導演、劇作家,其間曾在音樂藝術學院戲劇系學習。1960年,他開始為巴魯斯特拉德劇院工作,1963年接受了哈維爾的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劇本《花園聚會》,接著上演了他的《備忘錄》(1965)和《思想越來越難以集中》(1968)。
2011年12月,瓦茨拉夫·哈維爾去世,享年76歲。
瓦茨拉夫·克勞斯,畢業于布拉格經濟大學外貿專業。克勞斯1963年至1970年在捷克斯洛伐克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工作,1970年至1987年在國家銀行工作,1988年至1989年在科學院預測研究所工作。
1989年12月出任捷聯邦政府財政部長,1991年10月出任捷聯邦政府副總理。
1992年7月出任捷聯邦所屬的捷克共和國總理。
1993年1月1日捷聯邦正式分為捷克和斯洛伐克兩個獨立國家,克勞斯擔任獨立后的捷克共和國首任總理,1997年11月卸任。
他1998年6月至2002年6月任捷議會眾議院議長。
2003年2月28日當選為捷克共和國總統,同年3月7日宣誓就職,任期5年。
在2008年2月15日的總統選舉中擊敗美國密歇根大學著名公共政治和經濟學教授、美籍捷克人什韋納爾后,成功連任。同年3月宣誓就職。
克勞斯總統曾出版過20多本有關社會、政治和經濟方面的書籍,榮獲世界多所大學授予的名譽博士稱號。
他愛好乒乓球和滑冰。妻子是斯洛伐克人,他們有兩個兒子。
1994年10月曾以捷政府總理身份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2004年4月,克勞斯總統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
3、米洛什·澤曼(Milos Zeman)2013年3月8日—今 公民權利黨 [1]
米洛什·澤曼(Milos Zeman)。捷克族。1944年9月出生于高林縣。
現任捷克總統:米洛什·澤曼
1968年在學校加入了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1969年畢業于布拉格高等經濟學院,后留校執教。因對1968年蘇聯入侵持反對立場,1970年被開除出黨。1981~1984年任職于一家體育用品公司。1985~1989年在捷克斯洛伐克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工作。1989年東歐劇變后,他加入了各反對派組織組成的“公民論壇”。1990年到捷克斯洛伐克科學院預測研究所工作。同年,加入了社會民主黨,并當選為聯邦議會民族院議員。1990~1991年出任聯邦議會主席團委員。從1990年6月起,任聯邦議會民族院計劃和預算委員會主任。1991年起任羅馬俱樂部捷克斯洛伐克聯盟副主席。1991~1992年被選為聯邦議會公民運動議員俱樂部委員。1991年起任聯邦議會社會民主黨議員俱樂部委員。1993年2月在社會民主黨第26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黨的主席。社會民主黨在1996年的大選中贏得了全國第二大黨的地位,他本人出任眾議院主席。接著因政局動蕩,他所領導的社會民主黨在1998年大選中取得了全國第一大黨的地位,澤曼出任捷克總理至2002年屆滿。2013年3月8日出任捷克總統,2018年1月27日贏得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