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從淳安千島湖到建德梅城古鎮。1700年的梅城古意盎然,地靈人杰。
從上海到浙江,一過杭嘉湖平原,即入富陽、桐廬、建德、淳安,再向前進入安徽黃山,古徽州地區。這一路山水風景如畫,魚米山珍富饒,人文歷史豐厚,民風民俗強悍,堪稱浙江之精華。皖南形勝又有中華龍脈之譽。
這一路精華得之于一條江。這條江不長,名聲卻大,它有三個名字:新安江、富春江、錢塘江。一江三名,歷史上全部響當當。
新安江古稱漸江,后名浙江。以江名省可能只有浙江(四川之名并非指四條江河),而且是指新安江這一段。
浙江自古人文厚植。新安江發源于徽州休寧六股尖,休寧自古有“狀元之鄉”美名。新安江從休寧流至梅城,373公里。源流傳承,文脈序然。
梅城,因沿江城墻雉堞砌筑成梅花形而得名。素有“天下梅花兩朵半,北京一朵,南京一朵,嚴州半朵”一說,建德縣古為嚴州府,梅城是府治所在。梅城北枕烏龍山,為新安江、富春江、蘭江三江匯合處。那三江口江面至今遼闊,可知古時更是浩渺。三江匯合,自古富裕之地。
澄清門臨江,拾級而上,江天一色。梅城對古城墻保護頗見新意,新舊并列。臨江為新城墻,城門城墻城樓雄偉,城墻上道路寬廣,闊約七八米。一米之隔的舊城墻略低,有“元代城墻遺址”古碑,長約幾百米。新城墻外是幾百米寬的江灘,步道、廣場修筑一新,適應游人江畔信步。
唐朝,這里有“睦州詩派”(建德縣唐時稱“睦州”)。清朝, 這里又興“新安畫派”。嚴子陵、杜牧、范仲淹、陸游曾在此任職,謝靈運、李白、孟浩然曾在此游歷。烏龍山上玉泉寺,是唐代凈土宗五祖少康大師創建的道場。南宋刻版善本“嚴州本”,就出于此地。
在淳安龍山,有一處“圣山之魂”,被譽為新安文化中心的象征。在幾十級臺階上,錯落有致地站立著十多位名人塑像,有胡適、胡雪巖、儋天佑、方臘等人。他們代表了皖南、浙西北的新安文化,集中原文化、山越文化精華于一身,為浙、皖文化之根本。
山越,山民之意,是漢末三國時南方山區賊式武裝集團的統稱。因不納王租,占山為王,平時與百姓無異。或許,后來的“民兵”一詞就來自于此。
唐朝時有“五言長城”之譽的劉長卿,考取進士后,因耿直屢遭排斥構陷。他被貶睦州,遷謫途中路過長沙,想想自己怎么這樣倒霉,跑去賈誼故居哭吊一番。屈原自沉汩羅江后,西漢賈誼也曾面向汩羅哭吊自己。
淳安有海瑞,建德有劉長卿,一代一代的“清流”,借前人酒杯澆自己塊壘。“清流”之于社會,從來立于道德制高點上,但他們的作用對于歷史進步,到底是幸或不幸真的很難說。如同“御史”一職,風聞奏事,權力無限,實為雙刃劍,握劍的帝王最喜歡,甚至可以完全視作皇帝的槍手。
今天,從嚴子陵釣臺到梅城,有“七里揚帆”之景,從富陽到淳安,百里畫廊,詩書傳承。這梅城正是這畫之魂、詩之眼,盡得“山水浙江”之精神。
全文完。感謝您的耐心閱讀,請順手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