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ChongqingShi)】
位于東經(jīng)106.5°,北緯29.5°,在四川省東南、長江之濱。隋置渝州。宋置重慶府。宋孝宗所居稱重華宮,是取兩重內(nèi)禪的意思。宋代凡由宗藩入承大統(tǒng)者,其原封邑稱為“潛邸”,例于即位慶典中升為府。光宗初即位,即升恭州為重慶府。因太上皇與太上皇太后俱在,臨視慶典,故曰“重慶”。
【江津市(JiangjinShi)】
位于東經(jīng)106.2°,北緯29.2°,在四川省(今重慶市)東南。西魏分置江陽縣,隋改今名,因地處大江之要津而得名。1992年設(shè)市。
【永川市(YongchuanShi)】
位于東經(jīng)105.9°,北緯29.3°,在四川省(今重慶市)東南。唐置縣。因城西南有三岔河,處三河之匯,形如篆文“永”字,故名。一說縣北枕侯溪,波流闊遠,因人為名。1992年設(shè)市。
【合川市(HechuanShi)】
位于東經(jīng)106.2°,北緯30.6°,在四川省(今重慶市)東南。西魏置合州。1913年改合川縣。以涪漢二水合流而得名。一說因地當(dāng)嘉陵江與渠江、涪江三川會合之處故名。1992年設(shè)市。
【涪陵市(FulingShi)】
位于東經(jīng)107.3°,北緯29.7°,在四川省(今重慶市)東南。隋置涪陵縣。因涪江為名。涪,漚水泡也,咅聲,以形容江水流急為名。1983年改今名。
【萬縣市(WanxianShi)(今萬州區(qū))】
位于東經(jīng)108.3°,北緯30.8°,在四川省(今重慶市)東部。唐置萬州。以州內(nèi)萬頃池為名。一說因地當(dāng)長江上游萬川之匯而得名。明置萬縣。1950年設(shè)萬縣市。
【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Qianjiang Tujiazu MiaozuZizhixian)】
位于東經(jīng)108.7°,北緯29.5°,在四川省(今重慶市)東南。唐置黔江縣。因縣有黔江,一名涪陵江,故名。1983年改今名。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