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美德,蔚為大觀。垂范千秋,教化萬代。
中國歷來是注重道德的國家,中國人的道德禮儀,數千年來舉世無雙。只是近一二百年,西風東漸,中國被野蠻武力打敗后,一些人對整個中華傳統喪失了信心,以至于錯誤地認為傳統已徹底過時,只有洗心革面才能重新走入文明。結果出現道德滑坡、信任危機,卻反而指責中國人一貫缺乏道德。一些崇洋媚外者聲稱只有西方宗教能拯救中國的道德危機。實乃舍近求遠、削足適履。
近日,“德耀中華”系列公益廣告在各地街頭和各種媒體上頻頻出現。它以“中國精神,中國形象,中國文化,中國表達”為核心,從個各方面展現與弘揚中國傳統道德。這是當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際,文化自信的充分體現。其中所突出的“仁、義、誠、敬、孝”,可謂數千年中華美德在當今中國的一種提煉。仁,即互相友愛,同情幫助;義,即公正合宜,責任情誼;誠,即真心實在,信用無欺;敬,即愛崗奉獻,兢兢業業;孝,即養老敬老,關愛家人。
中華美德還有很多內容,這五項可視做基本。“德耀中華”系列公益廣告在五個方面分別推出當今中國社會踐行道德的杰出代表人物,意在用榜樣的力量影響民眾、影響社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什么樣的榜樣,就會有什么樣的結果。此舉意義深遠。長此以往,中華美德必將重新結出碩果,中華民族必將重新獲得世界的尊敬。這就是我們的文化自信。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