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232分細齒《東北民居》有三種版式。
2分細齒《東北民居》郵票,1986年4月1日發行,北京郵票廠七色喬利機印制,是四組二十一枚民居普票中發行最早的一枚,發行之初是做為本埠明信片郵資憑證使用。
《東北民居》郵票兩種版式一說,目前,仿佛被《民居》研究愛好者普遍接受。然,筆者最近對該票的電眼、票幅、十字線間距、紙質、刷色、剃尺和文字差異及版模特征等再做深入研究之后,對該票版式的認識有了新的突破,取得了新的成果。
一、2分細齒《東北民居》共有三種版式。我們分別稱其為A型版、B型版和C型版。
下面,根據目前流行的版式劃分標準,筆者就確定《東北民居》三種版式的依據和對這三種版式間區別的粗淺認識敘述如下:
1.電眼。
電眼上褐下黃的《東北民居》,是最早發行的一種版式(有人稱其為第一種版次),這恐怕是民居普票版式研究愛好者所公認的。筆者雖對它的印制時間和發行時間心存疑惑,卻沒有任何一點證據證明不是如此。其不僅在時間上發行的早,而且,發行量也比較少。當然,目前的存世量就更少了。市場上的售出價格比其它版式的要高出4-5倍。在這里,筆者把它做為A型版來描述。
A型版電眼上褐下黃的顏色,在高倍放大鏡下,清晰可見是由墨點組成,褐、黃兩色電眼左右兩側的空心墨點,依稀可數;
B型版和C型版電眼的顏色與A型版相反,上黃下褐。不僅如此,筆者在同樣的高倍放大鏡下發現,B型版和C型版的電眼顏色,完全沒有了墨“點”的概念,而是由層層疊疊的絮狀網構成。兩者的黃色電眼顏色基本一致,可另一條(“褐色”)電眼的顏色卻截然不同:B型版的為褐色,C型版的為棕色(一說紅棕色)。
B型版的褐色電眼褐色成分很重,使得電眼整體顏色發暗,顯得刷色較厚。
而C型版的棕色電眼顏色較輕,顯得刷色較薄。
2.票幅。A型版是24.95㎝×18.02cm;B型版與A型版相同;C型版則是25.00㎝×18.10cm。
可以搞一個簡單的試驗:用一根與齒孔基本相同粗細的針,根據同心圓的道理,同時穿過三種版式(各一版)第一枚郵票左上角的第一個齒孔,整齊以后,沖著陽光觀察可以發現:A、B型兩版郵票的全部齒孔基本對齊,而C型版郵票的齒孔分別向下和向右長出一個孔。這也充分證明C型版與A、B型版不是同一種版式。
3.十字線間距。由于《東北民居》郵局全張切偏現象比較多,故對張幅暫且不論。實測十字線間距:A型版是19.92cm×18.98㎝;B型版是19.90cm×19.00㎝;C型版則是19.94cm×19.02㎝。
4.紙質。
自然光下:
A型版紙薄、色白、膠厚,陽光直射下有打卷之狀;
B型版紙薄、色微黃、膠薄,陽光直射下沒有打卷現象;
C型版用紙與B型版用紙的相同之處是膠薄,陽光直射下沒有打卷現象。不同之處在于:紙厚、色白。
紫光燈下:A 型版和B型版用紙雖有星星點點的短狀亮白纖維,但總體發暗,而C型版用紙布滿了亮白的纖維,顯得版面亮麗,與A、B型版顯然不同。
5.刷色。
《東北民居》郵票的刷色變化比較復雜,同一種版式的顏色深淺亦有變化,這種變化有的用肉眼即可觀察到。但總體印象是:
自然光下:
A型版比較淡雅、素氣;
B型版比較凝重、深沉;
C型版比較浮泛、濃烈。
A、B型版的褐色在C型版變成了棕色,特別惹眼,這一點在前面已經講過。
紫光燈下:
A型版的黃色是普通油墨;
B、C型版黃色用的是熒光效果較強的油墨,版面凸顯亮麗。
6.梯尺。
A型版褐色梯尺前端的短線與梯尺的距離界限比較清楚,即便在高倍放大鏡下,也看得“涇渭”分明;
B型版褐色梯尺前端的短線與梯尺的距離不太清楚,在高倍放大鏡下可見其“千絲萬縷”的聯系;
C型版棕色梯尺前端的短線與梯尺已成“渾然一體”,變成了一個“隆起”。
7.文字差異。
將A型版放在最下面,B型版放在其上面且遮住其三分之二,C型版放在最上面,且遮住B型版的三分之二,三種版式的文字差異,用肉眼即可看得一目了然:
A型版文字纖細、秀氣,筆劃之間(如“由”)界限清晰、透亮;
B型版文字筆劃略粗,顯得莊重、凝練,筆劃之間似有粘連;
C型版不僅那整版的棕色色調尤為惹眼,文字筆劃粗獷、放浪,筆劃之間(如“由”)模糊一片。
掌握了各種版式的文字差異之后,不僅郵局全張的版式能夠確定了,很多散票的版式也能夠得到相應的確認了。
8.版模特征。
《東北民居》的版模特征有十數種之多,特別是那些出現在邊框上或各子模組的墨點或墨斑,各種版式均有很大的差異。
A型版上做為版模特征的墨跡,在高倍放大鏡下,均呈清晰的墨點狀,無論褐色墨點,還是黃色墨點,都看得清清楚楚;
B型版上的墨點同樣在放大鏡下,看得就不是很清楚了,多是絲絲縷縷的墨漬狀;
C型版上版模特征的顏色,與其整體刷色一樣,在高倍放大鏡下,均呈絮狀展現,不僅其中的褐色變成了棕色,而且全無“點”的影像了。
比如:“普二十三組”的“三”和“組”兩字之間的褐色墨斑,在高倍放大鏡下,A型版上看得很清楚是由約三十個褐色墨點組成,B型版上看到的則是似點非點的褐色墨漬,到了C型版上竟演變成了“似曾有過”的紅棕色“墨痕”了。
另外,A型版和B型版上的某些版模特征在C型版上消失了。如A型版第十直行左側齒孔右側的墨斑,在B型版上則跑到第十二齒孔與第十三齒孔之間去了,在C型版上卻無影無蹤了。
綜上所述,《東北民居》共有三種版式。
二、兩個問題。
1、A型版和B型版孰先孰后。
筆者手頭的北京分公司《東北民居》首日封上所貼郵票,從文字筆劃較粗,筆劃間似有沾連的情況來看,應為B型版,而一枚“三棵樹火車站行李房”1987年3月8日寄達同城的“貨物領取通知單”所貼《東北民居》郵票,文字筆劃比較纖細、娟秀,顯然是A型版。首日封上郵票為什么用B型版而不用A型版?這個懸念,還有待《民居》版式研究愛好者進一步探討研究。
2、B型版的發行時間與A型版即然相同,那么,1989年4月前后發行的就肯定不是B型版,而應是C型版。
在《東北民居》版式研究過程中,筆者還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郵局全張上的檢驗號,從左至右,有的是從小號往大號打,有的則恰好相反,是從大號往小號打。
在筆者收集的《東北民居》郵局全張中,能夠證明C型版式存在的還有一點可供參考:綜合齒孔和其它信息符號(如切偏的電眼、梯尺以及滾筒劃痕等)拼接情況來看,A型版和B型版的郵局全張是由印刷全張先橫切分出上、下格后,再豎切分左、右張。而C型版是先豎切分左、右張后,再橫切分上、下格。這一點,因隨機性較強,只能供參考。
由于郵票印制過程中某些環節上隨時可能出現的一些不確定因素,加之素材收集過程中必然存在的局限性,使得版式研究很可能出現某種偏頗,這是不言而喻的。《東北民居》版式研究留給我們太多的疑問仍需進一步去探討,望同好者朋友們多加交流和溝通。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