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獨特的表達,卻永遠不會放棄對美本身的追求。
很多看過他攝影作品的人說,
他用自己獨特的現代中國風格影像
征服了饑渴的眼球。
讀他的作品,
像是偶爾撞到的一幕電影。
鏡頭下的一眾影星,
公開表示,
太喜歡他了,
他拍出了不一樣的自己。
這個攝影師就是孫郡,
“新文人畫攝影”創始人。
“我走的是一條很窄的路子,
窄到剛好只能通過我一個,
而不可能容下別的效仿者。”
孫郡,
80后攝影師,
圈內人稱他是“攝影界的李健”。
占據時尚娛樂圈頭條的明星們,
在他的鏡頭下,
典雅得如同絹帛上的美人。
之所以有這樣的創作,
與他的成長環境息息相關。
孫郡出生在一個枕水而眠,
吳儂軟語的古風水鄉紹興。
在水墨故鄉,
他家隔壁住著一位老畫家,
沒事的時候,
他經常跑去看畫,
一站就是一個鐘頭,
那畫中的線條,
深深影響著他。
除了繪畫,
叩開孫郡心扉的還有詩詞,
小時候,
他的鄰居中還有一位癡迷古典文學的姐姐,
晨昏吟誦樂此不疲,
慢慢沉淀成他內心最美妙的音韻。
在詩畫的浸染下,
孫郡考入中國美院讀視覺傳達專業,
畢業后,
在上海一家廣告公司,
從事平面設計,
干了兩年,
雖然小有成績,
但他始終覺得這不是他想要的。
終于在2002年初夏,
觀看了一場攝影展后,
他聽到內心的聲音:
“你為何不給夢想一個機會?”
第二天,
孫郡遞交了辭呈。
他開始了特立獨行的攝影創作之路,
入行3年,
就被評為中國上升最快的攝影師,
達到行業一線位置。
可是孫郡的內心卻很惶恐,
中國的時尚攝影,
大都照搬歐美做法和風格,
誰照搬得好,
誰就火。
而孫郡卻偏偏對自己說:
“中國人,
還是要作中國人自己情緒里的東西,
然后,
盡可能,
做到完美。”
把工筆技法運用到攝影中,
源于有一天夜晚,
他起筆畫畫時的腦洞大開。
他先用相機拍下畫面,
然后將其轉換為黑白影像,
再用工筆畫技法,
一點一點對照片進行手工上色,
層層渲染。
震撼業界的《茶經》就這樣誕生了。
孫郡找到了獨一無二的平衡點,
開創了中國“新文人畫攝影”。
“我的片子雖然后期運用了工筆技法,
但片子里所有元素都是一次性拍攝完成的。
里面所有東西都是真實存在的,
我沒有像其他人那樣進行刪除或合成。”
精選100種中國花,
配上100個中國人物。
《百花錄》拍了四年,
還沒有拍完,
“因為每拍一種幾乎就要花費一個月時間,
最難的是找到人和花之間的共同氣質,
不能隨便拉個人和一枝花過來就拍了。
這個花開的時候,
那個人就得剛好出現在它面前,
謝了,就只能再等一年”。
這樣的拍攝,
極耗時間,
但孫郡甘愿守候。
他不要任何頭銜,
只說自己是在玩著自己喜歡的東西的人而已,
在黑白照片上,
像工筆畫一樣一層層地渲染,
平均每幅作品上色需要近20天,
孫郡身上的執拗精神,
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攝影匠人
對中國風如時光凝滯般地追求。
·
·
·
END
孫郡
出生于浙江紹興
7歲學國畫
畢業于中國美術學院
被媒體譽為“攝影詩人”
是“東方美學復興”代表人物之一
出品人│王波
主編│劉愛萍
首席執行│穆霖 首席記者│張爽
編輯│王小軒 高原 李晨璐 田小摔
視覺總監│杜放 視頻監制│李小姣
設計│劉垚 李心彧
除注明外內容均為正午文化原創
轉載請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