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記得阿桑演唱的一首歌名叫《葉子》,里面有這樣一句歌詞:孤單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然而,對于2019年度的洋河來說,孤單是一個人的孤單,狂歡還是我自己的孤單。
2019年顯然是多數上市酒企的大年,銷量提升、股價上漲,整個酒企一片盛景,貴州茅臺股價新高不斷,五糧液更是“一家獨高”的漲幅超過160%,據數據顯示,今年白酒與葡萄酒行業的股價平均漲幅接近110%,而位列行業三甲的洋河股份,竟然意外失速了。洋河身為行業第三,怎么說也應該“吃到肉”,漲幅榜前列肯定少不了它,事實并非如此,前五的位置并沒有洋河。(下圖的截圖為五糧液等股價高位日期前后的截圖)
一段時間,市場上的質疑聲音越來越多,我們不禁要問“洋河,你究竟怎么了?”。夾縫生存的洋河日子不好過,洋河與茅臺、五糧液的差距越拉越大的同時,瀘州老窖競也在與洋河相爭奪白酒行業老三的位置,還有古井貢酒、今世緣等一眾白酒企業正卯足了勁,虎視眈眈。
我們通過分析洋河半年報來一探究竟,據洋河股份此前發布的2019年半年報,今年上半年,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59.99億元,同比增長10.01%,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以下簡稱“凈利潤”)55.82億元,同比增長11.52%。
乍一看,似乎也不錯啊。俗話說: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洋河的營收和凈利潤增長能否超越同行,特別是行業第一、第二、第四名,才能顯示出洋河的優秀,事實上,通過對比是有很大差距的。
今年上半年,貴州茅臺營收411.73億元,同比增長16.8%;凈利潤為199.51億元,同比增長26.56%。五糧液營收271.51億元,同比增長26.75%;凈利潤為93.36億元,同比增長31.30%。這兩家白酒巨頭增長勢頭不減,營收和凈利潤的增速都甩開洋河兩條街。
再看瀘州老窖和山西汾酒這兩家。上半年,瀘州老窖營收80.13億元,同比增長24.81%;凈利潤為27.50億元,同比增長39.80%。山西汾酒營收63.77億元,同比增長22.30%;凈利潤為11.90億元,同比增長26.28%。這兩家增速也同樣遠超洋河。
單看營收和凈利潤這兩項主要財務指標的增速比較,洋河在五家公司中是墊底的。甚至行業前八名中,只有洋河營收增長是10.01%,其他最低都是15.31%;行業前八名,只有洋河凈利潤增長是11.52%,除了順鑫農業,最低都是25.23%。可以看出,高端白酒領域,貴州茅臺、五糧液的龍頭地位仍無法撼動,但是作為第三的洋河,正顯出些增速不足,相比于第四和第五也略顯疲態。
疲軟的業績走勢,背后一定有很大的原因。細分來看,洋河股份在今年第一季度,營業收入和歸屬凈利潤的同比增速分別為14.18%和15.70%,但是在第二季度,數據下降至2.08%和2.03%。這樣一看,洋河在今年二季度的業績似乎處于停滯狀態。
另外值得注意的一點是,該公司實現省內收入80.73億元,同比增長2.99%,增速明顯低于去年同期的22.82%,而省外收入增速也由去年的30.22%下滑到18.23%。
據中新經緯報道,洋河股份披露最新調研活動信息,在提及今年上半年省內收入增速放緩的原因時,該公司回應稱“主要由于主動控貨等因素”。在上述調研中,洋河股份坦言,2019年上半年,公司省內收入增速放緩主要是由主動控貨等因素導致。洋河股份介紹,自今年5月底開始,公司主動采取控貨措施,開啟此輪“主動調整”。
業績低于同行的還有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其在宣傳上的花費高于同行,今年上半年,洋河股份銷售費用和廣告費用雙升。半年銷售費用為13.7億元,上年同期為11.7億元,同比增長17%,遠高于公司營收的增長。
而相比于龍頭老大貴州茅臺,貴州茅臺上半年銷售費用1.99億元,同比則減少9.67%。
還有一個值得引起注意的地方是,現金流情況也不樂觀,半年報披露今年上半年洋河的經營性現金流為-5.10億元,同比下滑130.75%。這也是近10年來唯一一次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負。理論上講經營活動的現金流為負,意味著這家公司銷售產品所獲得的錢不足以支付它日常的人工開支和稅務開支。但實際上,因為有預收款、稅收變動等一些情況變化,實際情況還要實際對待,當然,這也是洋河值得引起注意的一個信號。
最后一個是洋河渠道或面臨困境。洋河一直以深度分銷著稱,不斷打怪升級,超越瀘州老窖,晉升行業第三。但是這種模式也存在弊端,積壓的渠道庫存風險不可避免。
從5月20日起,洋河股份對主導產品的終端供貨價進行調整,并發布對部分產品全面暫停供貨消息,這說明洋河已開始控貨。一個月完不成談話,兩個月完不成降職,三個月完不成免職的激進考核辦法,也被外面質疑過于剛性,是否更易造成渠道壓貨的弊端問題呢?
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洋河股份應收票據大幅度增加138.08%,達到4.49億元,而同時預收賬款下滑13.53%。這個數據變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洋河股份對經銷商不再那么強勢,賒銷現象有所抬頭。
值得一提的是,洋河股份此前還被曝出經銷商毛利低、渠道壓貨嚴重等問題。有分析指出,這些問題是該公司上半年業績增速掉隊的直接原因。如今洋河股份在今年上半年交出一份差強人意的成績單,疊加持續震蕩的股價、高端市場的不如意表現,競品瀘州老窖的彪悍增速,內憂外患之下,洋河的發展疲態盡顯。行業三甲的地位能否保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