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于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短短的兩句詩經,就藏了不少美好的情愫。
水,滋潤萬物, 沒有了水,萬物都會失去姿態。
江畔的蘆葦們,秋天時長滿了草穗子,在風中搖擺。
而初春的時候,江邊一叢叢的新綠,正在搖曳生姿,臨水照影。
每天臨水而居的蘆葦,呼吸之間皆是清明和透徹。
故而,能獲得不一樣的意蘊。
在水之湄,能察身自觀。
而一款茶,以水為鏡,以水為載,能夠釋放個中風味。
水,是茶的成就者。
提及泡茶用水,水質的選擇很關鍵。
《2》
茶與水之間,堪比魚水情。
明代許次紓在《茶疏》中寫,“精茗蘊香,借水而發,無水不可論茶也。”
而張源在《茶錄》內指出,“茶者,水之神也;水者,茶之體也。”
泡茶用水對于茶味的影響,關系密切。
干燥的茶葉需要通過水的浸泡,才能夠將茶葉中的有效成分浸出。匯成一杯有香有色有味的茶湯。
泡好茶,要用好水。
而所謂的好水,對于泡茶用水的水質要求很嚴格。
按宋徽宗在《大觀茶論》里定下的標準。
好水的標準應是“清、輕、甘、冽、活。”
其一,水質要清。無沉淀物,清澈澄明。
其二,水體要輕。水的比重比較輕,含雜質少,水體所含礦物質含量低。
其三,滋味要甘。泉惟甘香,故能養人。甘甜的好水,一入口舌尖就有清爽的甘甜滋味,能夠為好茶的風采增益。
其四,冽,是指冷寒之意。往往清冽的水體多出于深處的泉脈之中,受污染少,更能泡出好茶的純正本味。
其五,水源要活。流水不腐,為有源頭活水來。流動的活水中細菌不易繁殖,同時還具備自然凈化的作用。取清澈的活水泡茶,更能泡出好茶的清爽風味。
宋代的趙佶提出的這五點泡出用水標準,對于今時今日,仍有著借鑒的意義。
從實現好茶的風味而言,現代社會泡茶不建議用自來水沖泡。
然而,有人說,自來水不能直接泡茶,但燒開后就可以。
燒開過后的自來水,能夠達到日常飲用的標準,為什么不能用來泡茶?
個中原因,主要和水質特點有關。
《3》
自來水,普及率高,是現代社會里最容易獲得的水源。
通過管網,流經千家萬戶的自來水,在出廠前需要經過消毒。
經過消毒后的自來水,水體內容易殘留一定含量的游離余氯。
清晨起來,擰開水龍頭接水時,這股子氯氣的味道,更是明顯。
另外,受到各地不同的城市管網鋪設的影響, 部分地區內的自來水。易受到管網老化,銹蝕的影響,從而在水體里帶出鐵銹味等怪味。
用這樣雜亂氣味明顯的自來水直接泡茶,當然不可取。
但是,將自來水燒開后,對水質有何影響嗎?
答案是影響不明顯。
經過燒沸后的自來水在沸騰的過程中,部分易揮發的氣體(殘留的氯氣)等,容易大部分揮發,氣味變得不再明顯。
與此同時,經過燒沸后的自來水,獲得了一定水溫。
在足夠高水溫的幫助下,能夠釋放好茶的香氣和風味。
然而,燒沸加熱對于自來水的水質而言,難以獲得根本改變。
通常,我國各地的自來水廠,取水源采用就近原則。
不同城市,不同地區之間的自來水,受到當地水源條件影響偏大。
對于一般城市自來水而言,水質偏硬。
水體中含鈣、鎂離子偏多,不適合泡茶。
哪怕加熱后,燒沸后的城市自來水,同樣不宜泡茶。
原因在于,硬水泡茶,對是茶湯的風味有很多負面影響。
水質條件不好的自來水,通過簡單的加熱,根本改變不了水體的雜質含量!
《4》
眾所周知,水有軟、硬之分。
1公升水中鈣、鎂離子含量低于8mg的水稱為軟水,高于8mg的水稱為硬水。
現代環境的大氣和空氣污染,影響了不少自然水源的水質,降低軟水水體的水質。
唐代的陸羽在《茶經》里寫,“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其實,對環境受到污染的當下而言,江河湖泊等自然水體,早已經不適合泡茶。
古代茶圣陸羽的泡茶用水觀點,對于現在的泡茶用水,沒有了借鑒意義。
因為現代社會里的江水、河水、湖水以及城市自來水等,一般水質都屬于硬水。
水的硬度情況,依不同地區而異。
茶友們若想了解當地的自來水質,是否處于偏硬的狀態?有一個小細節可以觀察。那就是多留意自家燒水壺的壺底。
如果一把新買來的燒水壺,沒使用上多久,壺內就容易生成厚厚的一層水垢。
那么說明,當地的水體實在過硬,不適宜泡茶。
硬水中含有一定數量的可溶性礦物質,主要以礦質離子的狀態存在于水中。
哪怕經過燒沸,這部分可溶性的礦物質,也難以徹底消除。
用了硬水水質的自來水泡茶,會極大的拉低好茶的風味價值。
一來,會讓好茶的茶湯顏色,發生變化。
對所有的茶類而言,茶湯中含量最多的是多酚類化合物。
這類物質對于泡茶用水的礦質離子,特別是鐵離子反應敏感,容易發生顏色反應。
造成泡出來的茶湯變色。
二來,易生成沉淀,影響茶湯的清透度。
硬水中鈣離子,容易與茶葉內的有效成分物質發生作用。
于是乎,容易產生沉淀物,懸浮在茶湯內部。
對茶湯的清澈透亮程度,造成影響。
三來,改變茶湯的滋味。
水體中含量較高的礦物質,會對茶湯風味造成負面影響。
譬如,硬水中含鈣離子含量越高,更容易讓茶湯產生發苦發澀的滋味。
總的來看,水體內容易有氯氣殘留,并且水質偏硬的城市自來水,雖然說取用方便,但并不適合用作泡茶的選擇。
用燒開后的自來水沖泡茶葉,勢必會影響茶湯的風味!
《5》
茶性必發于水。
泡茶用水的水質,對于茶湯風味有直接影響。
那么,當下社會里我們該如何選擇泡茶用水呢?
按不少茶友的泡茶經驗,山泉水泡茶,風味獨具特色。
清冽清澈的山泉,能夠為好茶的風采,增香增色。
不過,從取水難易程度上看,藏于深山的泉水,取用難度大, 不適合用作日常泡茶水源。
泡茶取水的選擇,除了需要考慮水質特點(符合飲用標準,水質偏軟)的普遍性要求外,還需要考慮水質的穩定性,還有取水的難易程度。
結合這些前提要求,現在的泡茶用水,建議選用市面上經過包裝的飲用水。
一方面,這些包裝過的飲用水,購買方便。
隨意各處的商超、便利店,都能夠很方便的買入。
或者,還可以在家中訂購當地的桶裝水,既可以作為飲用水,還可用作泡茶用水。
另外,這些在市面上出售的,經過包裝的飲用水,水質經過檢測,飲用起來更安心。
購買渠道方便,水質穩定的包裝飲用水,是現在泡茶的首選項。
不過,市面上的包裝飲用水,分類繁多。
結合具體的泡茶用水需要,建議入手這兩類水。
第一類,純凈水,蒸餾水。
純凈水,蒸餾水,能夠展現好茶的原汁原味。
適合對水質知識了解不多,或者喜歡好茶純正風味的朋友。
不含雜質,水體潔凈異常的純凈水、蒸餾水,適用于沖泡任何的茶葉。
不論是綠茶、白茶、巖茶、紅茶、普洱茶等,廣泛普適。
第二類,低礦化度的礦泉水。
礦泉會的內部,含有一定量的礦物質。
這部分礦物質的存在,能夠帶來清甜、甘甜的口感,類似于山泉的滋味。
不過,水體內添加的礦物質不能過高。
要不然,會影響水質的軟硬性,不利于茶湯的風味。
適當的,低礦化度的礦泉水,可以適當的修飾茶湯風味。
使用低礦化度的礦泉水泡茶,適合對茶味表現要求高,并且是對水質相關知識了解豐富的朋友。
茶友們平常在選擇泡茶用水時,建議針對性的篩選,能夠選對適合自己的口味。
《6》
泡茶。唯有純凈的水質才能泡好茶湯。
好的水,至清澈,至明亮,至清冽,至輕盈。
老子的《道德經》里曾寫過,真水無香。
古代的文人雅士們,形容人的品格如同真水一樣,清澈純凈,高尚淡泊。
一杯至純的水,才能襯托出好茶至高的香氣與滋味。
春日時光,陽光已經肆無忌憚的張揚。
衣衫薄了,植物綠了。
端一杯湯水盈盈的清透茶湯,透過陽光熠熠發亮。
好茶與好水,不分彼此,如光影一般相伴相隨。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cunguchen201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