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州華僑醫院)產科明嬌主任表示,母乳的質量與媽媽的飲食有關,除了飲食方面的禁忌外,哺乳媽媽要想保持乳汁充足,就要保證每天的營養攝入,哺乳期的媽媽要吃得好、營養夠充足才能有充足、優質的母乳給寶寶,“一般‘腥’的東西都日交容易產奶,產婦可以多吃。”
總所周知,母乳是寶寶最好的食物,母乳喂養是對新生兒最好的選擇,可不少卻為了母乳問題很頭疼,因為不少新媽媽反應感覺分泌不出母乳,那么產后該如何通過膳食來進行催乳呢?今天小編就為大家采訪到了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產科何明嬌主任,讓她為各位新手媽媽推薦幾款簡單易做的催乳湯品。
剛生產完最忌盲目大補,湯品不宜放入當歸、紅棗
何明嬌主任表示,母乳的質量與媽媽的飲食有關,除了飲食方面的禁忌外,哺乳媽媽要想保持乳汁充足,就要保證每天的營養攝入,哺乳期的媽媽要吃得好、營養夠充足才能有充足、優質的母乳給寶寶,“一般‘腥’的東西都日交容易產奶,產婦可以多吃。”
但吃得好并不代表需要大補,何明嬌主任強調,特別是對于剛生產完的孕婦而言,產后立即大補,會導致乳腺導管堵塞,乳房脹痛加劇,不利于下奶。所以產后最好先喝些清淡的蔬菜湯或者肉湯,5天以后再喝全湯。“比如,產后不宜立即喝老母雞湯,雖然,母雞性味甘溫,能溫中健脾,補氣益血。但因為母雞卵巢中含有一定數量的雌激素,如過早食用雞湯,會使產婦血液中的雌激素水平上升,抑制催乳素發揮作用,造成產婦乳汁不足甚至無奶。此外,產婦的湯不宜放入當歸、紅棗,這些食材也會造成不下奶的情況。”
催乳湯品推薦
客家糯米酒雞(又叫娘酒雞)
原料:光雞一只重約1公斤斬塊,月子米酒適量(一般200-300ml),老姜100克左右。
做法:將老姜去皮切碎后油鍋爆至金黃色,倒入切好的雞塊和老姜炒熟,鹽不要放太多,只放少許,(坐月子期間飲食宜清淡,不宜太咸),加水燜熟后,加適量月子米酒勿蓋鍋蓋,等水再煮開即可關火,待其冷卻至溫熱可食用時即可,趁熱吃味道絕佳。其產后滋補、催奶增乳的效果非同一般。
鯽魚豆腐湯
鯽魚又稱喜頭魚,意即生子有喜時食用。鯽魚營養豐富,有良好的催乳作用,對母體身體恢復有很好的補益作用。據中醫醫學文獻記載,產后喝點鯽魚湯,對于有效疏通乳腺管,促進泌乳,減輕乳脹,提高母乳喂養信心的確會有不錯效果。配用豆腐,益氣養血、健脾寬中,豆腐亦富有營養,含蛋白質較高,對于產后康復及乳汁分泌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原料: 鯽魚1條(約250g),豆腐400g,黃酒5g,蔥花、姜片各3g,精鹽2g,味精1g,,食油30g
做法:豆腐切5cm厚的薄片,用鹽沸水燙5分鐘后瀝干待用;鯽魚去鱗、腸雜,抹上酒,鹽漬10分鐘;鍋放爐火上,放入食油,燒至5分鐘,爆香姜片,將魚兩面煎黃,加水適量,用小火煮沸30分鐘,放入豆腐片,調味后勾薄芡,并撒上蔥花。
鯽魚豆芽湯
原料:鮮鯽魚1條,黃豆芽30克,通草3克,精鹽些許。
做法:將魚去鱗及內臟,加入豆芽,通草用水燉煮,魚熟湯成后去豆芽,通草。喝其湯,也可食魚肉。
花生豬蹄湯
花生性味甘平,入肺脾經,其功能益氣、養血、潤肺、和胃。豬蹄性味甘、咸、平,入胃經,其功能補血通乳。此湯主治產婦產后乳汁缺乏。
原料:豬蹄2個,花生150g,鹽、味精適量。
做法:將豬蹄除去蹄甲和毛后,洗凈,和花生一起放入燉鍋中,加水適量,小火燉熟,加食鹽、味精調味即可食用。
黃芪燉雞湯
黃芪甘溫,功能補氣健脾,益肺止汗,可補氣生血而化生乳汁,民間常用于治療產后乳汁缺少,又可補虛固表,治療產后虛汗癥。母雞性味甘溫,能夠溫中健脾、補益氣血。此湯適用產后體虛、面色萎黃、乳汁過少、易出虛汗等癥。
原料:黃芪50g,枸杞15g,紅棗10顆,母雞1只,蔥1棵,生姜2片,鹽、米酒適量。
作法:黃芪入濾袋內,母雞洗凈,氽燙、沖涼、切塊,蔥切段備用。以上加入清水,小火燉燜1小時后加鹽、米酒即可食用。
豬蹄通草湯
通草有清熱通乳的功能。此湯通絡下乳,每日分3次服,連服3日。適用于產后缺乳。
原料:豬蹄2只,通草6g,蔥白3根。
做法:將以上3味共同加水煮湯。
赤豆鯉魚湯
原料:鯉魚1條(重約500克),赤小豆50克。 做法:鯉魚去鱗、鰓及內臟,清洗干凈,切成三四塊;赤小豆淘洗干凈,浸泡2小時。將泡漲的赤小豆用清水煮至七成熟,加入鯉魚塊,用文火煮至爛熟,不加調料,食肉飲湯。 功效:產前安胎消腫,產后通乳下奶。主要用于產后乳少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