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級
指標
B級
指標
C級指標
評估內容及方式
分值
400分
領導
作風
(40分)
領導
作風
1、教學管理思路明晰,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校長匯報教學工作
10
2、堅持代課、聽課和評課,校級領導每學期聽課15節以上,中層領導20節以上。
查教案、聽課記錄和評課記錄
10
3、每學期對教學及幼教工作進行檢查評估,及時召開教學工作會議。
查檢查記錄、會議資料
10
4、嚴格執行上級文件精神,對文件分類歸檔管理,有落實措施和執行結果
查文件歸檔及執行過程資料
10
教學
管理
(160分)
學校
管理
1、學校有明確的教學工作計劃,學期末根據學校教學計劃完成情況寫出經驗總結材料。
查工作計劃、總結
10
2、教學管理制度健全,內容符合課程改革要求,突出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
查管理制度
10
3、注重教學全過程管理,對備課、上課、作業、輔導等教學環節定期進行檢查。
查記錄、小結、通報資料
20
4、教學檔案管理規范,學籍檔案齊全,學生變動信息及時更新,轉出轉入審批手續齊備。
查教學檔案及學籍檔案管理
10
課程
管理
5、嚴格執行課程計劃,開齊課程,開足課時;綜合實踐、健康教育課程得到落實。
查課程開設情況
10
6、學校課程表、作息時間表、行事歷齊全。
查三表
10
7、開發適合學校實際的校本課程。
查資料
10
教師
業務
8、教學工作計劃操作性強,期末對教學工作中的經驗教訓進行總結。
查教學計劃、總結,教案,聽課記錄,深入學校聽課
10
9、教案環節設計齊全,三維目標確定合理,轉變教學方式,注重學法培養。
10
10、每學期聽課不少于20節,環節記錄齊全,聽課時間明確,教學過程完整,心得感受完備。
10
11、注重對學困生的輔導,資料詳實。
查計劃總結,查記錄
10
12、業務學習筆記每年不少于1萬字。
查學習筆記
10
教學
評價
13、建立科學的教學評價體系,對教師教學工作進行評估。
查資料
20
14、成績統計表冊完備,主要學科有比較科學的質量分析。
查統計表冊及質量分析
10
活動
管理(40分)
活動
管理
1、有計劃地開展藝術教育,舉辦全校性文藝活動。
查各類活動資料
5
2、舉辦形式多樣的健康教育活動。
5
3、開展全校性體育活動,堅持全員參加“兩操”,學生每天1小時體育活動時間有保證。
5
4、上好國防教育課,開展國防教育活動。
5
5、重視法制教育,每學期至少進行一次法制教育。
5
6、建立家長學校,密切家校聯系,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家長會。
10
7、經常性開展德育和少先隊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
5
部室
管理(40分)
部室
管理
1、部室管理規范,制度健全,表冊齊備,安全防范措施到位。
查制度、表冊、安全措施
10
2、圖書室、閱覽室向學生開放。
查圖書借閱記錄
10
3、語音室、微機室、多媒體教室使用率90%以上;經常使用遠教設備接收優質教育資源。
查資料,資源下載,使用記錄
10
4、自然課(科學課)演示實驗開出率100%,學生分組實驗開出率95%以上。
查使用記錄
10
校本
教研
(120分)
管理
機制
1、教研組織機構健全,教研計劃操作性強,并依據計劃有組織地開展教研活動。
查組織機構、教研計劃及總結
10
2、建立教學反思、校本培訓、專業引領等多種形式的校本教研制度。
查各項制度
10
教學
反思
3、教師對自己的教育觀念、教學行為進行多元反思。反思記錄不少于所授課時的1/3。
查教師教學反思及教研資料
10
4、積極撰寫教育敘事、教學案例、教學隨筆、教學論文等成文材料,每人每學期不少于2篇。
10
同伴
互助
5、學校教研室、教研組有明確的學期教研計劃、活動安排與考勤制度,每兩周開展一次活動。
查教研組設置,教研計劃及總結,活動安排及活動資料
20
6、進行專題研究,解決教育教學中存在的急難問題。
查專題研究資料
20
7、每學期舉行全員參與的教學全過程評優活動。
查安排,教案、說課、評課資料
10
專業
引領
8、每學年聘請教研員、骨干教師、教學名師等開設講座和指導校本教研活動不少于3次。
查講座資料及指導資料
10
9、重視教學經驗交流,校級教學交流、教學研討活動每學年不少于2次。
查教學交流及教學研討資料
20
教研
成果
10、對學校、教師獲得的各項榮譽進行整理歸檔,將獲獎及發表的教研成果匯編成冊。
查教研成果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