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后期藩鎮割據,節度使橫行,最終形成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有人說五代十國的歷史比較混亂,其實掌握主要的脈絡,還是很好理解的。
一、
五代即依次控制中原的五個政權,分別是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和后周。
唐末黃巢起義后,部下朱溫叛變歸順朝廷,賜名全忠。經過一番東征西討,收復了河南、山東、河北的不少藩鎮,成為藩鎮中最強的勢力,稱為梁王。公元907年,全忠廢唐哀帝,建立后梁。這是五代的第一個朝代。
黃巢起義
梁王全忠和晉王李克用兩家之間勢同水火,一直戰亂不休。前期梁王略占優勢,李克用死后,子李存勖即位。李存勖乃當世少有的名將,幾場仗打下來,后梁萎靡不振。公元923年李存勖滅后梁,建立(后)唐。這是五代的第二個朝代。
李存勖
后唐廢帝李從珂逼反節度使石敬瑭,石敬瑭轉而向契丹借兵,答應以燕云十六州為條件,并向契丹稱兒皇帝。契丹發兵滅了后唐,廢帝自殺,石敬瑭受封,國號為(后)晉。這是五代的第三個朝代。
石敬瑭劇照
晉出帝石重貴寵信景延廣,停止對遼稱臣之禮,挑起晉遼爭端。公元947年,遼滅后晉,執掌中原。但受到各路軍民的抵抗,遼太宗耶律德光不堪其擾,留下一句“我不料中國人難治如此”,棄大梁北歸。時值河東節度使劉知遠,在太原即位。趁遼軍剛走,攻入大梁,建立后漢。這是五代的第四個朝代。
后漢高祖劉知遠死后,子劉承祐即位。公元951年因誅殺權臣,逼反大將郭威,漢隱帝被殺,建立后周。此為五代的第五個朝代。
五代十國勢力圖
二、
除了占據中原地域的五個政權之外,還分布著十個割據政權,分別是吳、南唐、吳越、楚、前蜀、后蜀、南漢、南平、閩和北漢。按照地理分布來看,除了北方的北漢之外,其他九個均在南方,詳細見下圖。有個好記的說法即“吳唐吳越前后蜀,南北兩漢閩平楚”。
五代十國勢力圖
文/奇點歷史 [傳承中國歷史,弘揚國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