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歲的胡先生,曾因尿酸過高入院治療,當時醫生囑咐:一定遠離高嘌呤食物,但胡先生出院以后就'好了傷疤忘了疼',從不在意。
依舊大口吃肉大口喝酒,日子勝過活神仙。這次進了醫院,胡先生才意識到不注重尿酸值的危險。
尿酸值高達560,血壓血氧不斷降低。因此胡先生被安排在ICU接受治療,但幾天后,胡先生還是因為并發腎衰竭去世了。
高尿酸者,早起有2個現象,小心病發'腎臟疾病'
現象1、尿色重、有尿泡
當高尿酸損傷腎功能,會有這種現象。
腎臟作為人體內重要的排泄器官之一,若是長期處在尿酸高狀態,尿酸鹽結晶會在腎臟沉著,使腎臟受損。
腎臟受損,就會出現晨尿顏色很重、很渾濁、泡沫久久不能消失的現象。
現象2、浮腫
浮腫代表著代謝不完全。
長期尿酸過高,造成腎臟排泄能力下降,體內排泄不完全物質在某一部位堆積,就會出現浮腫現象。
若早起時有浮腫現象發生,就盡快到醫院檢查腎臟是否健康。
除腎臟疾病外,尿酸高還要小心2大并發癥
并發癥1、痛風
尿酸水平長期過高,會形成尿酸鹽結晶,若尿酸鹽結晶沉積在關節處時,會出現疼痛、水腫、炎癥。
最常發病的關節是在大腳趾,在手腕、腳踝、手肘、膝蓋等也可出現,若沒有及時治療,關節處的骨質會被腐蝕,導致關節變形。
做這3件事,有效降低尿酸
第1件、注意飲食
多吃素,少吃肉,適量增加奶制品。
多吃素,但不是所有的素食都能多吃,比如,菠菜;可以多吃紫茄、上海青、生菜等,豆制品要少吃或者不吃。
水果中,幾乎都由碳水化合物組成,可適當多吃水果,比如檸檬、櫻桃等,能幫助降低尿酸水平。
少吃肉,攝入大量的紅肉或者海鮮,會使尿酸水平段時間內快速升高,并且,紅肉中含有大量的飽和脂肪酸,與痛風密切相關。
適量增加奶制品,比如低脂牛奶,可以幫助降低尿酸水平。
第2件、補充黃酮類化合物,減少痛風發作
黃酮類化合物,是一種抗炎鎮痛的元素,也是人體必需的元素;還是目前,痛風病人缺乏最嚴重的元素。
研究發現,黃酮類化合物有助于減少嘌呤的合成、平衡血尿酸值、溶解尿酸結晶,提高免疫力,調節尿酸代謝,防痛風,從而減少痛風石形成,預防關節疾病。
根據2019年《GOVT痛風健康膳食金字塔》得知,食物中的黃酮類化合物含量排名如下:
該膳食金字塔根據中國居民體質出編,從下至上,營養元素逐層增高,不僅涵蓋了多種植物的營養含量,還有各類疾病的營養補充,無論是預防還是治療痛風,都有較強的參考價值。
第3件、定期體檢
建議,每次檢查可以間隔3個月。
定期體檢能及時控制體內的尿酸水平,從根源上預防高尿酸發生,降低痛風及并發癥患有率。
檢查尿酸水平前的注意事項:
最后,1個小知識
尿酸正常值:男性149~416umol/L,女性89~357umol/L;
超出范圍,就屬于高尿酸;若超出420umol/L,無論是否出現痛風,都應盡快降低尿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