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語
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
在最高點乘著葉片往前飛
小小的天 流過的淚和汗
總有一天我有屬于我的天
周杰倫《蝸牛》
在美國,影視劇投資行業充滿了誘惑與冒險,影視產業銷售總額甚至超過了任何一個單一的傳統工業,其規模、影響和相關效益都是令人神往的。
在中國,電影市場也經歷了10年的黃金發展期,并且得到了大量社會資本的廣泛關注和追捧。
我國目前官方引用的數字表明,中國電影市場生產資金的95%來自于社會,越來越多的投資人希望在電影市場中能有一份理想的收獲。
往往一個行業的落寞,注定了一個行業的興起,縱然表面沒有什么關系,其中很多東西都息息相關的!
再來說說電影市場,從最早的大型機構跟投電影,以一個契機,大眾出品人,開始參與到電影市場,奠定了行業的發展方向,那么就是家喻戶曉的《西游記之大圣歸來》!
歷時8年的高質量3D動畫《西游記之大圣歸來》(以下簡稱《大圣歸來》)在上映20天后,斬獲了高達7.3億元的票房,這無疑是國產動畫史上一個標志性的里程碑。該片片尾出現的89位投資人名單,也再次引發了人們對眾籌這一互聯網融資方式的廣泛關注。
《大圣歸來》的89位眾籌參與者共為影片籌集了780萬元,當票房超過5億元之后,投資回報率已經高達400%,預計可獲得本息3000萬元。可見眾籌在這部影片的融資中發出了更為絢麗的光彩。
(《大圣歸來》片尾投資者名單)
隨后因為眾籌的周期太過漫長的緣故,更多的人也是不愿意走這一道,投資風口的縮小,高門檻和周期性問題,也是讓很多感興趣的投資者,望而卻步。
那么近幾年從喜劇市場的發展來看,更多的影視公司開始以眾籌為基礎,更為升級版的模式去做市場,從而引起更多的市場關注,為增長票房作出很大的貢獻。
十年時間國產電影的票房不斷升高,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票房市場,基于人口紅利,我國電影產業越來越繁榮,票房記錄也接連打破,電影市場原地大變革。漸漸電影市場的紅利逐漸吸引了商業巨頭的注意,資本不斷涌入電影產業,電影眾籌模式在中國電影市場不斷融入演變,才有了如今個人投資電影的觀念,影視公司在這場變革中也尋求著改變,就出現了電影份額認購,并且迅速成為當下最熱門的投資理財方式。
那就是“電影版權”:電影版權也簡稱為電影收益權,也就是占收益比例的方式去獲得電影上映后的票房分紅和網絡版權收益。
那么相對于眾籌,電影版權又有什么不一樣呢?
第一:政策認可性,學過法律的朋友都知道,國家法律明文規定,沒有事物的眾籌最高不得超過4000萬金額,如果超過就屬于不合法,不受法律保護!
第二:周期性,眾籌是完全沒有資金,是拿投資人的錢去做電影的,中間容易資金鏈斷裂,就像樓房的爛尾一樣,讓人難受。
第三:劇組人員確定性,眾籌前期劇本是有,不過很多劇本上寫的要請的演員和導演都是不確定性的,最后的結果無非就是資金籌備不到位,推延上映時期等問題都是存在的。電影版權就完全不存在這種風險,因為資金問題前期都是已經到位的,演員和導演等也是確定好的,只是定好開播日期,電影版權在此日期不管賣不賣的完,也不影響上映的。
高電影票房的背后,反映著電影市場的前景、政策的傾向、觀眾的支持、電影人的努力和付出。
中國電影的崛起勢不可擋,抓住時機,方能乘風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