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宇宙的起源,在主流科學界被普遍認可的一個理論就是“大爆炸理論”。而支撐大爆炸理論的一個前提就是,是通過觀測發(fā)現(xiàn)我們的宇宙正在加速膨脹。如果宇宙之中只存在一種萬有引力來維系宇宙的運轉,那么就不可能出現(xiàn)加速膨脹的情況。由此,科學家們猜測在宇宙之中一定存在其他的力推動宇宙不斷膨脹的現(xiàn)象。
于是,科學界提出了一個假設,認為在宇宙之中可能存在大量的暗物質和暗能量,而他們則是維系宇宙不斷膨脹的原動力,同時也是維系星系在旋轉的過程中不會因為巨大的離心力而被轉散的原因之所在。
后來,現(xiàn)代天文學家通過引力透鏡、宇宙中大尺度結構的形成以及微波背景輻射等方法和理論探測暗物質,最終通過探測的數(shù)據(jù)得出在宇宙中的確存在暗物質和暗能量的結論。
暗物質和暗能量就散步于廣闊的真空宇宙當中,看不見、摸不著,甚至不能透過電磁波進行觀測,亦不與電磁力產(chǎn)生任何作用,但是他們卻真實存在,而且其蘊含的能量遠遠超過了可見的物質世界。
由此,科學界對于宇宙的終極命運進行了推演,宇宙最終會陷入一片黑暗的死寂。因為隨著宇宙的不斷膨脹,星系與星系之間距離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被無限拉大,終有一天會超出可觀測的范圍。彼時的人類可能會認為銀河系就是整個宇宙,而銀河系之外可觀測的范圍之內(nèi)空無一物。
如果按照這個思路再進一步想,現(xiàn)如今人類可觀測的宇宙,會不會會不會是一個超大宇宙的一部分呢?因為宇宙在不斷膨脹,那么現(xiàn)在我們所能觀測到的宇宙范圍,不過是整個宇宙中的一個超級星系團而已。而在我們可見的這個宇宙的范圍之外,還存在著無數(shù)個類似超星系團,只不過以人類現(xiàn)有的科技水平無法發(fā)現(xiàn)他們而已。
雖然這是一個大膽的猜想,但是從理論上來說,并不是完全沒有可能。從這個思路來講,數(shù)百億甚至數(shù)千億年之后,很可能人類可觀測的宇宙就只有銀河系。當然,這一假設的前提是,人類觀測技術的發(fā)展趕不上宇宙的膨脹速度。
那么,如果把時間繼續(xù)往后無限推延,宇宙的終極命運又會是怎樣的呢?
以太陽系為例,太陽巨大質量和能量是維系整個太陽系正常運轉和生命生生不息的基礎。但是太陽也并不是永恒的,它的能量也會消耗殆盡,膨脹成一個比現(xiàn)在大數(shù)十倍的紅巨星,屆時地球很可能會被太陽吞噬。而其他星系的恒星最終也會面臨同樣的命運,最終宇宙中只剩下白矮星、棕矮星、中子星和黑洞。
到那時幸存下來的文明只能依附在剛剛形成的中子星和白矮星附近。但是這也是暫時的,因為它們也會走向衰亡,最終被黑洞吞噬。當整個宇宙中只剩下黑洞這種天體時,距離較近的黑洞開始彼此吞噬,形成超大質量的黑洞。不過,即便兩個黑洞的距離非常遠,最終也難以逃脫衰變的結局,并在某個臨界點徹底爆發(fā),釋放出其吸附的所有能量和物質。屆時,宇宙或者局部的宇宙開啟了新一輪的輪回。
當然,上面的推演只是基于暗物質和暗能量如可見的物質世界的密度分布的。倘若在宇宙之中,暗物質和暗能量的分布并不均勻,那么上面咱們推演的過程只是宇宙終極命運的其中一種情況。
而另一種情況是,宇宙之中的暗物質和暗能量的分布是不均勻的。那么在我們這個可見的宇宙之外的區(qū)域,在宇宙大爆炸發(fā)生之后的沖擊力被巨大的引力抵消之后,星體和星系之間的距離被不斷拉近,并隨著時間的推移上演不斷吞噬的過程。最終,那部分的宇宙依然會是一片黑暗的死寂,并隨著超級黑洞的消亡,物質和能量被徹底釋放,開啟新一輪輪回。
原來這一切早已被我們的老祖宗用一幅“太極圖”揭示了出來,宇宙的奧秘就是陰陽在不斷轉化的過程中周而復始的輪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