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男子林某婚后離家出走
在未解除婚姻關系的情況下
與他人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
并生育了三個子女
近日
江西省鉛山縣人民法院審理了該案
以重婚罪判處林某
有期徒刑八個月,緩刑一年
那么在這種
丈夫出軌與他人同居情況下
林某妻子有權要求賠償嗎?
答案來了:
可以!
法院完全支持!!
在離婚階段
具體什么情況下可以要求賠償呢?
首先來了解一個概念
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2001修正)
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三)實施家庭暴力的;
(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第二條 婚姻法第三條、第三十二條、第四十六條規定的“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情形,是指有配偶者與婚外異性,不以夫妻名義,持續、穩定地共同居住。
第八條 因侵權致人精神損害,但未造成嚴重后果,受害人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一般不予支持,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形判令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
因侵權致人精神損害,造成嚴重后果的,人民法院除判令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等民事責任外,可以根據受害人一方的請求判令其賠償相應的精神損害撫慰金。
16、婚姻法第32條第3款第1項、第46條第2項所稱“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指有配偶者不以夫妻名義與他人共同生活,且時間較長、關系相對穩定。通奸、偶發性行為及沒有性關系的婚外戀、婚外情,不構成“有配偶者他人同居”。
17.《婚姻法》所稱的“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是指有配偶者與婚外異性共同生活,關系相對穩定,且共同生活的時間達到三個月以上。
25.《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的“損害賠償”,包括物質損害賠償和精神損害賠償。
精神損害賠償的認定和處理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1]7號)的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