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天性仁孝,對人寬厚和善。在他之前,雖然“仁政”,一直是傳統政治的最高理想,但沒有一個帝王能以“仁”為謚號或冠以“仁”。然而這位皇帝子嗣不昌,生了三兒十五女,卻只有四個公主長大成人,包括三位皇子和十一位公主都早早夭折。當宋仁宗于嘉祐八年駕崩時,養子趙曙繼承皇位,這就是宋英宗,第二年宣布改元治平,進入治平年間。
治平這個詞語出《抱樸子》:“又于治世隆平,則謂之有道,危國亂主,則謂之無道。”治平年號從1064年用到1067年,可惜宋英宗,撿了一個皇位,卻天不假壽,三十六歲就駕崩了。治平年號是他唯一使用過的年號,這個時期鑄造的錢幣就叫做治平元寶和通寶。
治平元寶和通寶目前被發現的材質有銅、鐵、鉛三種,銅制的最為多見、鉛制次之,而鐵錢最為少見,價格也比較高。治平元寶和通寶的錢文延續了仁宗錢一貫的風格,真、篆成對,筆法飄逸流暢,非常漂亮。治平錢版本很多,小版本尤其多,但也缺乏有代表性的版本。不過治平元寶中“大字內斜平”算比較出名的,《北宋銅錢》和《新編符合泉志》(二編)均將其列為一級。
治平錢只有小平,沒有折二以上的大錢。但是治平元寶大樣也算常見品中價格較高的,大樣的直徑不低于26毫米,特征明顯;另外還有一種背四出的版本,所謂背四出,就是指背面郭的交接處,向四邊發散,這很可能是某個鑄造地的記號。治平通寶相對于治平元寶,版本更加乏善可陳。
英宗皇帝過世太早,只鑄造了治平通寶和元寶這一種錢幣,不能讓后世的我們看到更多他那時候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