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大的宇宙中,存在著數不清的星系和星球,宇宙范圍內的星系們有沒有生物的存在尚未可知,但是根據科學家的探測,在太陽系這一個星系里面,確實只有一個行星有生命存在,那就是有人類和其他生物存在的地球。那么為什么在太陽系眾多的星體之中,唯有地球是有生命的呢?這個問題曾經困惑了人類很久。
整個太陽系中只有地球這樣有生機,那是因為地球真的是“天選之球”。正是因為地球在早期的各種演變之中比別的星球更幸運,產生了太多的巧合,這些偶然的巧合交織在一起,就造就了今天有著各種豐富生物,還有人類這種高智商物種存在。
地球能夠承載生命、孕育生命,首先是因為它所處的位置特別好,因此接受的太陽光不多不少,地球的溫度剛好符合人類等生物生存所需的溫度,這樣的溫度條件也保證了液態水的存續,這也解釋了為什么挨著地球的金星和火星上沒有生命,因為它們的溫度太不合適了,一個太熱,另一個又太冷。金星的質量和地球也比較相似,可就是因為它距離太陽系,而且它周圍的大氣層中存在著極高的Co2,就會導致金星的表面溫度達到400攝氏度之高。另外在被懷疑有生命的星球中,火星是最受懷疑的一個,然而從目前人類在火星的探索實驗看來,火星地下雖然有冰凍水,但是并不存在生命物種。
又例如木星,也是沒有生物存在的,因為它的體積大,引力也強,所以它會吸引周圍的小行星,而過大的引力也會把行星粉碎成為碎片,會把這些外來物質和自身混在一起,形成外表觀測看起來很漂亮的行星環。但是眼見美好的并不是真美好,想象一下如果人類居住在木星,那可能不過片刻就被這些碎片砸死了。
就地球自身而言,除了與太陽距離合適以外,它的體積和質量都恰如其分,這樣地球才能夠形成穩定的大氣層,氧氣的含量也剛剛適合人類生存,淡水資源也很充足,一切仿佛就是為了孕育人類而誕生的。最近科學家的研究發現,地球生物的存在還與兩種元素有關,就是這兩種元素的快速流失,才使得地球的版塊進行運動,最終促成了全球的磁場分布和各種氣候的形成。美國的科學家馬克-耶利內克就認為,早期的地球運動為我們星球的后續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條件,除了磁場和氣候之外,對整個星球的構造也產生了影響。
現在的太陽系對人類來說算是最好的安排了,科學家們也在眾多的星球中進行過多次探索,目前依然沒有找到有生命存在的星球,而那些與地球的各種條件類似的行星中,也沒有生命的存在。在這些行星中,有很多體積和質量都比地球大,但是假如人類如果遷移到這些星球,也有很多客觀的條件需要克服。
所以說,雖然我們當前的居住環境由于各種破壞已經變得有些槽糕,但是無疑地球是人類最佳的選擇,要遷移到別的星球的話,當前只能靠著高成本的科技完成少數人的遷移和隨后的適應居住,而少部分人要想在另外的星球存活,還是需要地球的能量供給來完成這一高難度的、艱難的計劃。因此,奢望移民到外星球不如好好保護我們的星球,從保護身邊的環境做起,才能夠使人類長期生存,否則說不定哪天,真的會出現所謂的“末日”,而我們也會像恐龍似的在地球上永遠消失,所有的文明都瞬間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