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三月,當我所在的長三角地區陰雨綿綿、乍暖還寒的時候,湛江,中國大陸最南方的一個城市(海南島不算),已經是進入夏天的節奏了。
到湛江的第二天,我一大早起來,先漫步在海濱大道上,貪婪地吸著平時難得的新鮮空氣,順帶也是為了多吸入一點夏天的氣息。然后一邊吃著早茶,一邊看著那帶有腥味的海風拍打著海浪,吹動著兩旁排列整齊的芭蕉樹,這是我很熟悉的早年在經濟特區工作和生活的感覺。
國內雖有不少的濱海城市,但湛江可以說具備了一切成為我國最好的濱海城市的自然條件——午飯后我坐在金沙灣廣場的觀光座位上邊喝咖啡邊想著,甚至不輸給海南三亞,只不過沒有三亞那么多的豪華酒店罷了。但湛江的物價相對便宜多了,在這里旅游和生活性價比高。別的不說,機場巴士只要兩元錢,我還是第一次遇到(這當然也可認為湛江機場沒有機場巴士只有公交車)。當我在那里吃了一頓還不錯的海鮮燒烤才不到百元時我覺得太值了!如果問我湛江味道好不好,那我回答就是“蠔”。
湛江的問題,我的感覺是城市包袱很重,經濟發展緩慢,現在雖然在拼命打造現代化的濱海城市,局部地區搞得很不錯,從霞山到赤坎的海濱已連成一片,在金沙灣廣場那里,已經有點像在新加坡或者香港的淺水灣的感覺。但在市中心的老城,大片舊房還沒能改造。到那里兜兜轉轉,我懷疑被穿越到改革開放前的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時期,甚至更早(參見下圖)。還記得去年有一部很火的國產懸疑劇《隱秘的角落》嗎,劇中叫寧城的那個老破舊的小城就是在湛江取景的。
在湛江,有一個地方,對于喜歡中國歷史特別是唐宋時期的人來說值得去看看,那就是硇洲島。南宋小朝廷從杭州逃到此處住過,后來鬼使神差的北上,結果發生崖山之戰,南宋兵敗,宋朝滅亡。宋朝,包括北宋和南宋在內,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時期,除了打仗不行,經濟、科技、文化特別是藝術達到了空前高的水平,遠遠超出同時期的其他國家,之后就大踏步的倒退、落后了。國外有學者認為“崖山之后,再無中華”,我們當然不會承認,我們中華文明不是傳承到現在嗎?但細細想來是有一定道理的,此處就不展開說了,讓歷史學家去評說吧。
最后,我必須承認,湛江沒有湛藍的江,卻有湛藍的海和湛藍的天!
這是我喜歡的自由泳姿勢
金沙灣海灘
奧運會跳水冠軍勞麗詩,湛江人。
舊城,現在還有不是人在那居住。
金沙灣海灘
早年的法國公使館
金沙灣廣場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