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特別有把握,或者基于某些實在抹不開的情面,提前撤銷外!其他的情況就不建議相信對方告訴你的“不要怕,你先把我從失信、限高的名單中放出來,萬一我不履行,你還可以隨時將我拉進去......”
這種“話”聽聽也就算了,誰認真,誰可能就輸了!
法官基于促成案件和解,其大概率不會主動提醒你(也沒有義務提醒),就這么一個事情,可能充滿了坑!
解除措施限制,當然簡單啦。你一個申請,或者一個和解協議就可以搞定!——正常情況下,法院在系統上操作后,幾天,在外網就查不到被執行人失信、限高的信息了。
他可以由此快樂的飛翔!
簽署該協議后,等待你的只有“因雙方達成執行和解,終結本次執行程序”!
可是!
如果對方后面沒有履行,這就是你眼淚的開始了!
你去申請恢復執行?!
不好意思,立案庭的法官或原來的法官會告訴你:“請你提供明確的 財產線索,否則不能恢復!”
你說:“那我申請將被執行人重新納入失信、限高名單予以懲戒總可以了吧”
“抱歉!案件終本后,可以操作解除,但是新列入,需要重新立案才行!”
你說:“那我怎么辦!”
法官還是會說:“請提供明確的財產線索。。。。。。”
然后不出意外的話,你怒了!
轉頭看著你旁邊的人,同樣帶著怒氣游走在法院的走廊或大廳中,不用懷疑,他遇到的情況跟你差不多!簡直是“難兄難弟”!
所以,要不要相信,還得是自己斟酌!
執行后隨時可以恢復??!!——現實會告訴你——“隨時”最終只會演變成“額外的條件”。
于是,你可能再也不會相信法院宣稱的“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請一定要牢牢守住對被執行人已采取的措施,盡可能的找到更多財產線索、擴大債務主體,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路徑!
看官都看到這里了,不收藏、關注一下就可惜了,萬一哪天用得上,又找不到我了可咋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