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高年級階段的農村學生,大多在十二歲到十四歲之間,是一個充滿美好的憧憬和積極的幻想但很不穩定的時期。他們正處在人生創建良好基礎的“ 十” 字路口,對他們的教育將會直接影響他們的一生。那么,做為一名的班主任,怎樣才能對他們施以正確的教育呢?
本文從四個維度來探尋做好小學高年級班主任工作的有效路徑
一、撐起情感教育的一片藍天,去放飛學生的理想!
接班之初,要通過自我介紹、座談會、個別談心,家訪等多種形式了解學生,同時還要向前任班主任了解情況。只有對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優點、缺點,做到胸中有數,才能有的放矢,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因材施教。
教育是愛的共鳴,是心與心的呼喚,小學高年級階段學生的情感已接近成熟,具有區分善惡是非的能力。只要你尊重、熱愛他們,他們就會投桃報李,給你以尊重。在教學中,常有人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這是不足取的。這樣只會激化矛盾,讓學生產生逆反心理,更加厭惡學習,不配合班主任工作。
只要教師想學生之所想、幫學生之所難,做他們的貼心人,就能搭起師生之間感情的橋梁。教師的要求就會轉化為學生的內在要求,促進學生的道德認識,并轉化為行為習慣,這讓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去自主快樂地學習,去放飛自己的理想!
二、打造身體力行的過硬本領,去營造科學的教育!
做為一名班主任,自身要戒煙、不酗酒,不參與賭博活動,儀表整潔,不穿奇裝異服,課上、課下要文明,不吐臟字、不亂丟紙屑、不隨地吐痰,平時要培養多種興趣愛好,在音、體、美、書法繪畫等方面,博學多才,堪作表率。
做到五勤:腿勤、手勤、嘴勤、耳勤、眼勤。
腿勤,即課間、自習課要經常深入班級,只有和學生經常接觸,才能了解他們的心聲,發現他們中的問題。同時也能加深師生間的感情,和學生打成一片。
手勤,即把看到的、聽到的,歸類整理,加以記錄。學期初要制訂好班主任工作計劃、德育工作計劃,以便有條不紊的按計劃管理班級。開展德育活動、主題班會、課外活動、轉化后進生、家訪等,一定要做好詳細記錄,以便隨時查閱學生的日常表現。
嘴勤,就是把看到、聽到的不良現象,及時向當事人或全班公布,以便把問題扼殺在萌芽狀態。防止蟻穴不堵,沖倒大堤的悲劇發生。同時,還要分批分期地對好、中、差三類學生進行個別談心。人們常說:“慢火見味道”,有些話當眾說,學生很反感,甚至產生逆反心理。而背后慢慢開導,才會使學生覺得老師和藹可親,敢說真話,敢于曝光自己。這樣,教師才能對癥下藥,讓學生從思想上發生根本性的轉變。
耳勤,就是從背后向學生家長、班中學生、其他任課教師了解學生情況,包括思想上、學習上、生活上各個方面的問題。從背后往往能了解許多課上、課下了解不到的情況。
眼勤,就是多看一些教育學、心理學方面的書籍,認真學習管理班級的藝術,觀察與研究學生各方面心理活動、行為表現情況,掌握班級動態,使自己班主任工作水平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更好地管理班級。
三、構建嚴格有序的管理網絡,去培植良好的班風!
班級也應有自己的班規。我定的班規是:平時做到三潔:個人衛生整潔,班級衛生清潔,語言文明潔凈。日常做到三好:同學關系團結好,師生關系處理好,學校任務完成好。課上三不許:不許亂講話,不許擅離座位,不許抄襲作業。課下三不準:不準打架、罵人,不準結幫結派,不準無故遲到、早退、曠課。
為了疏通嚴格有序的管理流程,達成樹立良好班風的有效性,我給自己確定需要做好以下三點:
1、營造一種家庭式的和諧班級氛圍,讓班級充滿氣息和活力。
“親其師,信其道”,班主任愛護和關心每位學生,學生就樂于接受他的教育和管理。為了盡快地使自己對新生產生真誠的師愛,我充分利用各種機會與他們接觸、交往,課間找他們聊天、講故事;在他們遇到困難時,想辦法幫助解決;在他們出現思想問題時,找他們談心,耐心細致地說服教育。同時與他們的家長保持聯系,取得家長的密切配合。通過我們共同努力,學生對陌生環境的焦慮和不安很快就能被新奇和歡樂所取代,逐漸的喜歡這個集體并開始積極學習。
班主任還要積極參與學生的各種活動,既做組織者,又做普通一員,讓學生感到班主任不但"可敬"而且"可親"。這樣師生情感加深了,也使他們感受到新集體的溫暖,增強了新集體的凝聚力。
2、制定一套人性化班級管理制度,讓班級管理充滿人情味。
“班風正,學風盛”,班規是對學生不良行為的約束和糾正。利用通常的強制手段迫使學生遵守往往會適得其反,多設獎勵機制,減少懲治手段,如班級量化考核中多加分少扣分,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往往會為了彌補自己的扣分而積極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甚至是額外工作。另外,“人無完人”,我們應該允許學生犯錯,班規的制定不需面面俱到,但要不影響學生的個性發展,不傷害學生的自尊。
3、建立一支優良的班干部隊伍,使班級分權分層合作。
充分調動班干部的工作積極性。班委會、中隊、小隊干部是學生的自然領袖,對其他學生有一種無形的感召力和示范作用。我設想將班委會、中隊、小隊干部成員加以分工,每人值日一天,班主任每天查看《班級日志》,并結合自己的日常觀察,每周給學生打一次分,實行每月一小結,半年一總評制度,年終記入學生檔案,并對優秀學生進行表揚。
實行班級工作“分權”, 班委會、中隊、小隊干部、課代表、小組長、各級各類管理員都應當各司其職、分工協作、相互制約,力爭做到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做能使班級工作更加有序。
定期對班干部的工作能力進行培訓指導,給他們講解各部分的工作要點,組織他們學會指定計劃及具體措施,定期召開班干部會議,檢查落實情況,總結得失,并加以糾正。同時必須嚴厲批評班干部在班級中的不良行為,鼓勵他們以身作則并帶動其他同學,促進整個班級樹立良好班風。
四、揚起成功教育的風帆,去激發學生進步的動機!
任何一個小學高年級階段班集體都或多或少存在著后進生。轉化后進生工作是一項復雜、細致的思想教育工作。這就需要培養一班充滿自信的學生群體。
一個后進生能否走向成功必須打好三個基礎:自信、專注、自尊。自信,是做好任何工作的前提,它建筑在對自己能力的清醒估計上,并能認清自己潛在的能力,相信今天辦不到的事,經過努力明天一定能辦到。由此可見,自信是成功的起點。要使學生在學習、生活中能認真做好每一件事情,培養樹立他們相應的自信心是必不可少的。
要教育和轉化后進生,消除他們的心理障礙,必須用真摯的情感,從尊重其自尊心入手,以喚起他們對所犯錯誤的自責和悔恨,使他們從痛苦自卑中解脫出來,激發其要求上進的動力,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使他們把好的品德、好的行為、好的學習成績保持下去,不斷向更好的方向轉化。
當后進生在某些方面做得不理想甚至犯錯誤的時候,班主任不能聽之任之、不管不問,班主任必須及時地給予提示、教育、引導,一定要講究方法,心平氣和地與學生促膝談心,以平等的朋友關系對待他們,用誠懇、真誠的話語打動他們,用真摯的情感感化他們,往往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當學生在紀律、學習方面進步時,當學生積極參加班級活動時,當學生熱心為同學服務時,當學生主動參加學校組織的文體活動、作文比賽時,班主任都要給予表揚,給予鼓勵。最大化地調動小學高年級階段的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各項活動的熱情,不斷強化學生的紀律觀念、競爭意識,促使學生嚴格要求自己,逐步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同時促進了好的班風的形成與鞏固。
以上從四個維度對如何做好小學高年級班主任工作進行了初步探尋,四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的,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地努力下去,就一定能摘取成功的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