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為止,地球是人類已知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不過,近年來,天文學家發現了大量的行星,并且估計僅銀河系中就有上千億的行星,這讓人們相信宇宙中應該遍布生命,甚至是發展出文明的智慧生命。不然的話,正如卡爾·薩根所言,這就太浪費浩瀚的宇宙空間了。
但這不是一個可以用邏輯或主觀臆想來回答的問題,而只能用數據和觀測結果來回答。雖然天文學家已經找到了不少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但至今還沒有發現任何一顆存在外星生命的星球。在整個宇宙中,人類以及其他地球生命有可能真的是孤獨的存在。
在上個世紀90年代之前,天文學家對太陽系外的行星一無所知。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天文學家所能做的就是推測它們周圍是否有行星系統。
時至今日,天文學家知道,每顆恒星周圍可能都有一顆行星,所以擁有數千億顆恒星的銀河系可能包含數千億顆行星,而且整個可觀測宇宙中至少還有數千億個星系。總的來說,在可觀測的宇宙中,大約有一億億億(10^24)顆恒星。
隨著觀測技術的進步,通過凌日法、視向速度法和直接成像法,天文學家已經搜尋到了大量的系外行星。根據統計數據,大約80%到100%的恒星都有行星或與之相關的行星系統,大約20%到25%的行星系統中存在一顆運行在宜居帶中的行星,這意味著它們表面可以維持液態水存在。在這些潛在宜居的行星中,大約10%至20%的系外行星的質量和尺寸類似于地球。
另外,大約五分之一的恒星是橙矮星、黃矮星和黃白矮星,它們的質量、光度和壽命都與太陽相似。基于上述的數據來計算,宇宙中可能存在大約100萬億億(10^22)顆類似地球的行星,它們具備孕育類似地球生命的條件。僅在銀河系中,就可能有多達數十億顆行星存在類似地球的生命。
不過,擁有具備孕育生命條件的行星并不一定能保證真的有生命可以進化出來。即使生命真的出現了,它們持續存在、變得復雜以及分化的可能性有多高?除此之外,那些生命能否進化成智慧生命,并發展出文明?
考慮到過去45億年發生的所有事件和環境——包括看似由隨機過程所導致的進化轉折,可以肯定地說,地球上生命演化的方式在宇宙中是獨一無二的。
雖然根據德雷克方程推測,銀河系中可能有數千個先進的文明,但根本沒有證據證明這一點。假設一系列尚未被排除的可能性無可厚非,但我們現在無法對此做出明確的解釋。
天文學家現在所知道的是,如果過去的宇宙中產生了一顆與地球相似的行星,那么,要出現一個像我們人類這樣能夠建立文明的智慧生命,就必須經歷以下三個過程:
非生命和生命的界定很明確,生命有新陳代謝,對外界刺激有反應,它們能夠生長、繁殖和進化。宇宙中至少發生過一次,就在40多億年前的地球上。但這個過程會發生在太陽系中的其他星球上嗎?太陽系外的其他星球也會經歷這個過程嗎?在銀河系數十億顆行星中,或者在可觀測宇宙的100萬億億顆行星中,這種情況發生的頻率有多高?這些都是未知數。
數十億年來,地球上的生命都是單細胞的,而且相對簡單,一代又一代的復制錯誤提供了基因變異,生物滅絕事件和選擇壓力在地球上也促進了生命進化。這可能是有生命的星球上不可避免的事情,也可能是地球上發生過很多次的極其罕見的事件。
這可能是最不確定的一步。自寒武紀生命大爆發以來,已經過去了5億多年,但直到最近幾百年,地球上的生命才發展出一定的科技水平。諸如我們這樣的生命可能在宇宙中是普通存在的,但也有可能我們是可觀測宇宙范圍內唯一的特例。
雖然人類現在對宇宙已經有所了解,但如下的問題至今還是未知的:生命如何起源?生命在一顆星球上孕育出的可能性有多少?如果生命真的出現了,它們又有多少的可能性會變得復雜,并最終進化成智慧生命?智慧生命發展出科技,并進入太空的可能性又有多高?
在整個宇宙中,除非我們發現了外星生命,否則生命的唯一例子可能就是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