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腳趾骨頭隆起會導致組織和神經壓迫,引起疼痛,走路時更是難以忍受的疼痛。
在日常生活中,拇外翻還是比較常見的,而且女性居多。因為女性較多長時間穿高跟鞋和尖頭鞋。
拇外翻除了先天性的遺傳因素和結構異常,后天性大多是由于長期穿著不合適的鞋等引起的。
當鞋容納足趾的前面部分較窄時,通常還會形成雞眼,并引起第一跖骨頭內側隆起于皮膚表面的滑囊增生,即拇囊炎。
拇外翻有不同的程度,前期還可以通過訓練來幫助調整和糾正,嚴重的拇外翻還是需要通過醫療手段治療。
拇外翻可分為四個階段,如果你有拇外翻,可以對照一下自己處于哪個階段:
可逆階段:大拇趾外翻10度左右,雖然影響美觀,但一般不存在疼痛感,腳掌有輕微腳繭,不會直接影響行走,但如穿高跟鞋時間較長則會引起疼痛。
攣縮階段:大拇趾外翻10~20度,關節及韌帶有炎癥,第1、2腳趾擠壓明顯,腳掌明顯變寬,足底腳繭明顯,長時間行走易引起大拇趾關節疼痛及腳掌疼痛。
嚴重階段:大拇趾外翻20~40度,腳趾重疊,橫弓塌陷,一般會出現雞眼、腳墊、扁平足、后跟疼痛等,雙腳受力難以平衡,嚴重影響站立和行走。
畸形階段:大拇趾外翻40度以上,腳趾使命結束,拇趾嚴重重疊,腳趾不受力,足弓塌陷,難以行走,腳掌直接承受腳趾部分壓力,足底有老繭,雙足嚴重錯誤負力,各關節難以協調運作,導致人體負力線改變(如下圖),引起膝關節炎癥、腰酸背痛等癥狀。
注意:早期拇外翻應盡早訓練糾正;如果拇指外翻已經進入嚴重階段和畸形階段,影響到日常走路,應盡早進行手術治療,避免產生更多的病痛。
如何調整糾正拇外翻?
在瑜伽的練習中,根基尤為重要,而且老師講過,平衡體式的穩定離不開大腳趾的做功,如果足部發生了問題,就很難做到“腳根基穩定”、“腳掌踩實”等。
關于拇外翻,這里和大家分享一些調整糾正的方法和預防的練習。
01
腳踩木棍或按摩球
將木棍或按摩球放在前腳掌下方,用腳往下踩的力量去按壓來回滾動5分鐘,這樣可以松解足底肌肉和筋膜。
老師推薦球類可以用高爾夫球。高爾夫球比較硬,獨特的表面肌理帶來更有效的接觸面。
02
腳趾抓毛巾
腳趾抓毛巾,可以強化拇趾屈肌,在練習時,每次抓時用腳趾發力,練習3~5組,每組15次。
03
腳趾做石頭剪刀布
用腳趾發力比劃出剪刀石頭布,每個保持幾秒換,重復練習幾組。這樣可以鍛煉拇趾周邊的肌肉,比如拇長伸肌以及拇外展肌和拇長、短屈肌。
04
按摩大拇趾和第二腳趾區域
拇外翻會壓縮這個區域,造成疼痛。經常按摩這個區域(腳背和腳底)可以緩解疼痛和阻止外翻。
這些練習都是與放松外展拇肌、內收拇肌以及腳底肌肉相關。
最關鍵的內收拇肌和外展拇肌,分別控制將拇趾往外翻和往內收回來。而腳底會因為拇外翻會變窄,肌肉收縮,骨骼就會受限,因此腳底肌肉也需要得到放松和擴展。
這樣練習不僅能調整改善已經形成的拇外翻,還可以預防拇外翻。除了這幾個小練習,瑜伽體式中其實有不少可以鍛煉糾正的練習,比如常見的山式。在這一體式的習練中,需要注意把大腳趾拉向彼此,跟其他腳趾分離。或者在做體式的時候用伸展帶綁住兩個大腳趾,分開腳和站立體式都可以綁住(如下圖)。
總結一句話:只要用對方法,很多問題都能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