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咽炎屬中醫虛火喉痹范疇,多由肺腎陰虧、津液不足、水虧不能制火而虛火上炎所致。
慢性咽炎屬中醫虛火喉痹范疇,多由肺腎陰虧、津液不足、水虧不能制火而虛火上炎所致。虛火灼津為痰,痰聚生熱,熱愈盛,津愈虧,故患者會出現咽部不適感,常有“吭”“喀”等清嗓動作,甚至引起刺激性干咳及惡心嘔吐。遇油煙、寒冷空氣、粉塵等刺激癥狀加重,多伴有咽干燥、微痛、癢或精神疲乏、講話無力、五心煩熱等癥狀。臨床采用甘蔗荸薺百合汁治之,效果不錯。
取甘蔗汁30g,荸薺汁15g,百合15g。先以水適量煎百合20分鐘后,兌入甘蔗汁、荸薺汁服用,每日1劑。
方中甘蔗味甘、性微寒,具有滋陰潤燥、和胃止嘔、清熱解毒之功效,非常適合乍暖還寒、氣候干燥的冬春季節食用。甘蔗潤燥清肺,利于咽喉和聲帶。《隨息居飲食譜》記載其“利咽喉,強筋骨”。甘蔗中除含有豐富的糖分、水分外,還含有對人體新陳代謝非常有益的各種維生素、脂肪、蛋白質、有機酸、鈣、鐵、硒等物質。甘蔗不但能給食物增添甜味,而且還可以提供人體所需的營養和熱量。荸薺味甘、性寒,具有消熱化痰、生津、消積之功效,適用于咽喉腫痛、目赤、贅疣等。《泉州本草》載有咽喉腫痛方:“荸薺絞汁冷服,每次四兩”。《本草求真》說它:“清聲醒酒”。《本經逢原》認為荸薺“治酒客肺胃濕熱,聲音不清”。百合味甘、性寒,可養陰潤肺、清心安神、止咳。現代藥理研究表明,百合能夠增強呼吸道排泄功能,增加肺灌流量和抗組織胺,從而具有鎮咳、祛痰、平喘作用。三者合用,共奏清熱泄火,開胃消食、生津潤燥、化痰祛濕之功效,故對慢性咽炎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
■ 來源 | 中醫中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