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劉伯溫先生有詩云:
幽蘭花,在空山,美人愛之不可見,裂素寫之明窗間。
幽蘭花,何菲菲,世方被佩資簏施,我欲紉之充佩韋,裊裊獨立眾所非。
幽蘭花,為誰好,露冷風(fēng)清香自老。
我第一次見到蘭花草是在05年初春早市的地攤上,看到小販在地上擺一灘的小草,不由得駐足觀賞,瀟灑的葉片隨風(fēng)舞動,未放的花苞送來屢屢幽香,這不是蘭花嗎?詢之,果不其然,價亦不高,買上一把四五株苗,拿回家上盆后放于窗前。每每賞玩其葉姿如行書、如狂草,覺得草亦脫俗。當(dāng)其晶苞初綻,滿室清香,沁人心脾。于是悉心呵護,愛之有余,詢知其名乃建蘭小桃紅也。
偶到花鳥市場,見到蘭草頗多,墨蘭、春草各買一兜回家養(yǎng)護,一有閑暇便去查看、欣賞一番,干則澆水,濕則扇扇,每每出差亦囑家人何時澆水、何時施肥。植之年余,嫩芽不長,老葉先黃,更有甚者一株一株萎之嗚呼。急尋蘭書按方下藥,保之一兩苗孤殘兀立,心中悵然,下定決心細研植蘭之道,買來蘭書五六本,一一細讀,初長見識,茅塞已開,可讀過兩三本后,便覺重復(fù)太多,煩言絮語,往往老生常談,多與現(xiàn)代生活條件不符,疑為騙錢,拋亦不舍,束之高閣。遂暢游于網(wǎng)絡(luò),搜之養(yǎng)蘭高見無數(shù),本欲訂成手冊名之《蘭花絮語》以備自查,忽發(fā)奇想,今世少好書,何不編之以利來者,于是刪繁去簡,一一體會,去莠存良,抄之、摘之,刪之、改之以成此書曰《植蘭經(jīng)》也,意為植蘭的經(jīng)驗而已。
敝人成此書本科學(xué)發(fā)展之精神,求證探索之態(tài)度,勿為他,只為求真耳,難免有誤,請多為指正。
抄錄明薛網(wǎng)詩:
我愛幽蘭異眾芳,不將顏色媚春陽。
西風(fēng)寒露深林下,任是無人也自香。
衍水襄平
08年1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