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企業報表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企業的財務狀況,通過一些方法對財務報表進行分析,通過分析后得到企業真實經營情況,以此來對企業進行正確的引導和指示。
之前的文章聊過如何看懂一家公司的財務報表,里面提到了一些分析方法,這次系統的聊聊最常用的財務報表同型分析和比率分析。
01
同型分析
同型分析是一種結構分析,拿資產負債表舉例,資產負債表中各項目在企業資金總量中所占的比例,就是資產負債表的結構。
下面我們來實踐一下,還是用之前我們假設的一個初創企業為例,公司的13項經濟活動做成了資產負債表后,該如何做同型分析呢?
假設的13項基本經濟活動??
對應制作成的資產負債表??
資產負債表中各項目除以總資產(9520萬)乘以100%得到??
從上表中可以直接看到的是,貨幣資金在公司總資產中占比為18%,應收賬款占比14%,預付賬款1.5%,該企業的流動資產合計約39%。
此外,該公司固定資產占比60%,占比很大,由此可以看出這家企業應該是一家制造業的企業。另外,應收賬款占比14%,比重很大,說明該企業的產品可能不是很好賣,需要給客戶帳期,說明同行競爭可能很激烈。
同樣的我們來看看,用利潤表中的每一項除以收入,再乘以100%,得到的利潤表的同型分析。??
營業成本為3100元,占收入的72%;營業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占收入的比重分別是6%、5%和3%;營業利潤所占的比重為14%,在扣除了2%的所得稅之后,凈利潤在收入中的占比達到了12%。
通過這張進行了同型分析的報表,我們更直觀地了解了利潤表的結構。
因為營業成本占收入的72%,營業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又共同占據收入14%的比例,再加上2%的所得稅,這就是為什么這家公司的營業收入就只有12%能夠轉化為利潤的原因。
因此,同型分析讓企業更加了解財務報表的結構,它遠比一般的財務報表直觀:通過對利潤表進行同型分析,企業可以得知自己從收入到利潤是怎樣一步步實現的;通過對資產負債表進行分析,企業可以獲悉自己資產的構成和資金的各項來源。
另外,如果對同型分析的結果進行比較,就可能獲得更多的信息。可以和自己的過去相比,這就是所謂的趨勢分析;當然,也可以跟別的企業相比,無論是競爭對手還是行業的標桿企業,或者行業內的平均水平,這就是所謂的比較分析。同型分析在進行充分比較的前提下,能發揮最大的功效。
趨勢分析(Trend Analysis):將實際達到的結果,與不同時期財務報表中同類指標的歷史數據進行比較,從而確定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變化趨勢和變化規律的一種分析方法。
比較分析(Comparing Analysis):通過兩個或兩個以上相關經濟指標的對比,確定指標間的差異,并進行差異分析或趨勢分析的一種分析方法。
02
比率分析
比率分析是什么呢?在原始的財務報表數據不能充分描述企業狀況的時候,我們需要把原始數據之間進行一些加減乘除的運算,計算所得的新數據就是所謂的“比率”。
來看看幾個常見的“比率”,毛利率,凈利潤率,總資產周轉率,總資產報酬率和投資回報率。
下面我們分別來看看這些“比率”指的是什么?分別又能反映出什么信息?
1、毛利率=毛利/銷售收入(營業收入)X100%,其中毛利是營業收入總和減去相對應的營業成本。根據公式計算, 我們舉例那家企業的
毛利率=(4300-3100)/4300X100%=28%
2、凈利潤率=凈利潤/銷售收入(營業收入)X100%;根據公式計算, 我們舉例那家企業的
凈利潤率=520/4300X100%=12%
一家企業的凈利潤率高,說明在從營業收入到利潤轉化過程中損耗較少,也就有更多的收入可以轉化為盈利,那這家企業一定是一家效益不錯的企業。因此凈利潤率是一個與效益有關的概念。
這家企業的凈利潤率是12%,也就意味著這家企業每賣出100元的產品,就可以賺到12元的凈利潤。
那這12元是高還是低呢?那要看這家企業一年能賣出去多少產品,也就是需要一個速度的概念(效率)。
這個效率的概念就是總資產周轉率。
企業其實是在周而復始的進行著從現金開始再到現金循環
(股東投入資金--運營--資金轉成各種資產--出售產品服務--收回資金)
總資產周轉,是指上述循環中完整的完成一次,企業就收回一筆資金。一年內,企業資產能夠循環多少次?由此我們得到一個比率,即總資產周轉率。
3、總資產周轉率=收入/總資產X100%
這家公司的總資產周轉率=4300/9520=45%,也就是說一年內這家企業可以完整的完成2次多一點資金循環。通過總資產周轉率,我們可以判斷,這家企業每次凈利潤是520萬,那這家企業每年的純收入應該在1100萬左右。
知道了效益的比率和效率的比率后,我們可以通過這兩個比率,計算出判斷這家企業賺錢能力的下一個重要比率--總資產報酬率。
4、總資產報酬率=凈利潤率X總資產周轉率=(凈利潤/收入)X(收入/總資產)=凈利潤X總資產
總資產報酬率(Return on Assets):又稱總資產利潤率、總資產回報率、資產總額利潤率,英文縮寫ROA,用以評價企業運用全部資產的總體獲利能力。
總資產報酬率可以被拿來衡量投資所獲得的回報:在總資產一定的前提下,總資產報酬率高,利潤高;總資產報酬率低,利潤低。
?
效率×效益=總資產報酬率,效率、效益和投資回報之間的關系一目了然。無論是效率還是效益發生改變,都將影響企業的投資回報。
從資產負債表左邊的概念來說,總資產報酬率反映企業整體的投資回報;從資產負債表右邊的概念來說,由于總資產等于負債與股東權益的和,所以總資產報酬率是股東和債權人綜合的投資回報。
5、投資回報率=凈利潤/股東權益
股東們就會對自己的投資回報了然于胸。凈利潤是股東投資所獲得的回報,股東權益是股東自己的投資,二者相除得到的就是股東權益報酬率。
但實際上,會計們并不把它稱作股東權益報酬率,而把它叫作凈資產報酬率。因為“股東權益=總資產-負債”,而股東權益也被稱作凈資產,即凈剩下來歸股東所有的資產,可見把股東權益報酬率稱為凈資產報酬率一點也不奇怪。
投資回報率(Return on Investment):英文縮寫ROI,通過投資而應返回的價值,企業從一項投資性商業活動的投資中得到的經濟回報。
凈資產收益率(Return on Equity):又稱凈資產利潤率,英文縮寫ROE,指利潤額與平均股東權益的比值。該指標越高,說明給股東(所有者)帶來的收益越高;該指標越低,說明企業股東(所有者)的獲利能力越弱。該指標體現了自有資本獲得凈收益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