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經常懷念起童年時期那些單純快樂,即使是一個人玩著游戲也不曾感覺到孤單的幸福感。然而,進入社會,不斷成長,卻發現曾經的那些快樂都成為了虛偽,嘴角的微笑變得刻意起來,一個人的享受也變成了孤獨。
心理學當中,主宰我們的生活的就是思維意識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無論是快樂、憤怒、悲傷等等,都是一種正常的心理感受,所以,當我們開始經歷一段不太好過的日子時,不必擔心,這就是我們的生活,也是我們人生必須經歷的一部分。但是,每天抱怨著累和苦的人,你們的快樂真的是被外界全部偷走了嗎?
在我們的情緒構成中,自我感受帶來快樂和幸福的占比遠遠高過外界所帶來的,所以,如果你只是一個日子過的普通,沒有大風大浪的普通人,還整天喊苦喊累,那么,你的確是應該檢討下自己的心理狀態是不是已經被外界控制了,當我們的心理失去了自我控制時,一切都會變得混亂起來。
1、負性思維——我們可以看到一些人十分悲觀,一遇見坎坷,第一個想到的并不是如何解決問題,而是最差的那個結果;而這種心理習慣一旦形成,也就意味著你失去了心理積極的主動性。
所以,想要改變不容易,但是有幾個關鍵點:專注于解決事件,刻意屏蔽負面思維,用正面思維進行轉換。
2、自我欺騙——你有過這樣的思維嗎?當大家都在為一個事情很開心的笑時,你卻覺得別人品味太低或者其他的原因,還安慰自己就算自己笑了,也是很假的笑;如果你曾經有過,那么,你應該警惕,不是群體的問題,而是你自己的問題。
有時候,我們總是將自己置于一種封閉的狀態,將自身過于獨立化,這就造成了有時候我們的心理會誤判自身以及其他人的心理狀態。就像上面的例子中,其實你也挺開心的,但是你卻刻意的欺騙自己,你不是真的在笑,是別人有問題,成為習慣之后,你不僅很難融入團體,你還為自己的高冷付出了代價。
3、欲求不滿——一個“欲”字,它既是人們潛意識當中最強大的動力,同時,也是毀滅人類最致命的武器。所以,控制欲望以及延遲欲望滿足就成為了我們人生中必須修煉的兩種能力。
控制欲望,關鍵點在于我們要為我們希望實現,渴望實現的所有事情做一個先后的排名,并且,提出那些遙不可及,形如幻想的不良欲望。例如:一些人對錢有著很強的欲望,但是,卻將自己的目標設定成為了千萬、億萬富翁,如此之欲望,就會導致現實與理想的落差之后,陷入沉淪與幻想。
延遲欲望滿足,飲食的欲望會讓我們體重增加,消費的欲望會讓我們口袋空空,當我們陷入這些欲望時,后期伴隨著總是后悔,而后悔的這種心理過程便是一種自我否定,長期如此,內心便會產生強烈的不認同感。所以,去給自己設定一個計劃并且執行吧。
4、生活復雜——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簡單化的過程就是一種剔除多余壓力的過程;并且,簡單化體現在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也是一個思考和逐漸積累的過程。
很簡單,你是否扔掉了那些沒有用處或者很久沒用過的東西?所以,你經常會陷入雜亂無章的收納苦惱中。在工作中,你是否會經常進行思考,思考如何能夠讓你的工作更加有效率?無論是個人、工作還是情感,只有當我們化繁為簡的時候,這一切才能夠更加有序地進行。
5、刻意傷感——給傷口上撒鹽,不用說,這種感受大家也是十分清楚的吧。但是,當我們開始陷入負面情緒時,這種給心理傷口撒鹽的思維習慣也依然存在,并且很多人樂此不疲,直至自己心力交瘁時才能得以停止。一旦陷入負面情緒時,你的思維、行動等方面都會下降,你可能會處于一種什么都不想,什么也不想做的狀態當中,所以,強迫性的重復思考和體驗負面情緒就成為了很多人的唯一選擇。
你是否考慮過建立這樣的一種思維方式?一旦你陷入了這種情緒,那么,我們應該立刻想找如何“自救”,首先就是刻意地屏蔽這種思維,同時,思考問題的核心而非思考問題的結果,避免自己陷入自我封閉的狀態,最終,在積極解決的同時尋找能夠轉換負性思維的通路。如果你能夠按照這樣的方式進行,最終它會成為一種習慣,這種習慣也將帶你脫離孤獨和不快樂。
想要更多快樂,你必須直面事實,敞開自我;想要脫離孤獨,不是陷入雜亂社交,而是積極體驗快樂。